-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石淋”医案66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石淋医案66例,以供大家参详。
1
谢某,男,57岁。
初诊:1982年10月26日。
诊查:偏左腰痛,尿意不畅,尿血,淋痛不已(尿常规:白细胞2~3,红细胞满视野),脉弦,苔薄。
治法:先予益肾宣化,排解结石。
处方:海金沙15g萆薢15g云苓15g蒲公英15g瞿麦15g大小蓟各10g黄芩10g丹皮10g仙鹤草15g焦车前15g(包)萹蓄草15g生草5g
另方:壮腰健肾丸1瓶。
琥珀末、西黄末各5g,每日2次,每次各1g调服。
二诊:10月28日。
证如上述,再与原意出人。
处方:瞿麦穗10g海金沙15g(包)川萆薢12g萹蓄草12g粉丹皮10g大小蓟炭各12g金钱草30g蒲公英30g仙鹤草15g焦谷麦芽各20g车前子12g(包)甘草5g侧柏炭10g炒川断12g 4剂
另方:琥珀末5g、西黄末5g,每日2次,每次各1g调服。
三诊:11月5日。11月2日尿常规:红细胞2~4。
11月3日尿路平片:膀胱及左侧输尿管下端可见颗粒状结石阴影。膀胱结石,小便解则腹痛、腰痛。
苔白脉数。
湿热内阻,气化失司,治以渗利排石。
处方:炙鸡金10g金钱草20g海金沙10g(包)牛膝梢10g瞿麦穗10g萹蓄草10g净石韦6g生甘草5g焦车前10g桑寄生15g炒泽泻10g 7剂
四诊:11月10日。
服排石汤后已解下米粒样结石,小便已正常,腰酸好转。做尿路平片
复查:左侧输尿管下段结石消失。舌黄腻,脉象细数。
湿热未除,治再原方加减。
处方:炙鸡金12g瞿麦穗10g萹蓄草10g净石韦6g生甘草5g金钱草20g海金沙
10g(包)焦车前10g大腹皮12g茯苓10g桑寄生15g 5剂
按语:石淋证,乃由湿热下注、尿液煎熬成石致成,临床每见小便艰涩淋痛,并因瘀阻而致腰腹绞痛,窘迫难忍,结石损伤脉络则尿血,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何老临证常用蒲公英、萆薢清解下焦湿热,海金沙、瞿麦、萹蓄草、车前子、金钱草通淋排石,大小蓟、黄芩、丹皮凉血而止尿血。
琥珀能利水通淋,又善祛瘀,对石淋而见尿血者尤宜。此例仅数诊即排出结石,小便涩痛之症全消,收效甚捷。
何承志
2
胡某,男,46岁。
初诊:1987年10月14日。
主诉及病史:腰酸伴尿频、尿血,反复发作半年余,经静脉肾盂造影确诊为右肾盂结石。
迭进清热通淋之剂,终不为功。
患者恶寒低热,往来不退,腰部沉重酸痛,小溲频数不畅。
诊查:面色苍白虚浮,少腹拘急拒按,小便色黄赤。舌淡红苔白滑腻,脉沉细而软。
辨证:肾阳衰惫,膀胱气化无权,以致湿热留恋而凝结为石。
治法:温肾益阳,通淋排石。
处方:熟附子9g巴戟天9g鹿角9g仙茅9g白术9g生熟地黄各15g补骨脂15g仙灵脾15g黄柏9g知母9g肉桂3g金钱草30g石打穿30g 10剂
二诊:恶寒减轻,低热见退,但腰部酸痛加剧;小便频数,溲色深黄。复查×线腹部平片
示:原位于右侧肾盂的不透光阴影已下降至右侧盆腔,相当于右侧输尿管膀胱开口处。
药已见效,原方药续进。上方药20剂。
三诊:尿石排出,诸症消失。
按语:石淋一证,通常以清热通淋为法。
对石淋初起,湿热壅盛、体强证实者有效,但对结石日久,体弱正虚者则往往无效,究其原因,这部分无效病例多属本虚标实之证,肾虚气化失利为其本,湿热蕴结下焦为其标,若拘泥清热通淋之法,不仅结石难以攻下,且久服攻利之品反有耗气损阳之弊。
肾主水,司二便,肾阳衰弱,气化乏力,肾失开阖蒸化之权,清浊泌别失司,则湿热难以驱除,结石不能排出。
因此,对石淋日久不愈的病例,必须施以温补肾阳之剂,以补代通,使机体
阳气充盈,气化则石能出焉。
颜德馨
3
鄞县尉耿梦得妻,苦砂石淋十三年,每溺时,器中剥剥有声,痛楚不堪。一医命采苦杖根,俗呼为杜牛膝者,净洗碎之,凡一合,用水五盏,煎耗其四,而留其一,去滓,以射、乳香末少许,研调服之,一夕愈。
《本事方》
唐与正
4
“石淋”频发,1958年曾排出过结石,1961年又排出小结石9块;同年10月肾造影检查,左肾功能消失,疑仍有结石存在,不显影。
主张摘除左肾,患者不同意,要求中医治疗。
[初诊] 1962年1月26日,脉象左寸弱,关大,尺重按不足;右寸力小,尺浮大,重按空豁;舌苔白腻。
自诉:左下腹常有时隐时现的轻度不适感,晚喜敞户而睡,腰以下不欲覆衣被,饮食嗜辛辣,体格虽丰硕,因年来事务日繁,并多内宠,常赖药物维持精力。
根据脉象舌苔及患者生活习惯,证系高年命火偏亢,耗损真阴,并蕴有湿热,致使下焦熬炼结石,肾功能消失。
先宜清热化湿,以扫除积滞。
金钱草60克 海金沙15克 六一散18克(包煎)
冬葵子15克
[二诊] 2月8日,服药后小便畅多,左下腹不适见轻,舌苔白腻见化,两脉视前为数,右尺仍大于左,感觉疲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