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和他的高密东北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言和他的高密东北乡 ■文/叶开 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 , 土 里生 , 土里长 , 对土地的爱恋和憎恨同样强 烈 。 他曾对自己的家乡充满逃离的强烈渴望 , 一度试图抹杀故土对自己的羁绊 , 最后却在家 乡寻找到了自己汹涌澎湃的创作之泉 。 三十多年来 ,他创作了 《透明的红萝卜 》 《红高粱 》《天堂蒜薹之歌 》《酒国 》《丰 乳肥臀 》 《十三步 》 《檀香刑 》 《生死 疲劳 》 《蛙 》等作品 ,这些作品在其诞生 的不同阶段,都成为那个文学时期的标志性创作 事件 。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拥有广泛的读者 , 还 被广泛地翻译到国外 , 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认 同 。 2012 年 10 月 11 日 , 他获得 2012 年 度诺贝尔文学奖 , 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作 家 。 他终于通过自己独特的创作 , 把自己一 度想逃离的家乡 — 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这 样一个默默无闻的 、 隐秘在胶东平原边缘的丘 陵和平原过渡地带的微地 , 扩展为世界性的中 心舞台 。 1990年的莫言 他就是莫言 。 饥饿之乡 莫言生不逢时,出生在一个极其不合适的年代,遇到了 20世纪 60年代的饥寒交 迫和粮食大匮乏。他和同龄的猴孩们思想单纯,每天想的就是食物和如何才能搞到食物。他 们大冷天的还光着屁股像小狗一样四处游他们的身上没有多少肌肉,胳膊和腿细得荡。像木 棍样,肚皮薄得透明,里面的肠子蠢蠢欲动,肚子却大得像一个大水罐子。这段日子发生的 所有有关饥饿的事情让莫言刻骨铭心。 1961年的春天,莫言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校园里拉来了一车亮晶晶的煤块。孩子 们没有见过煤块,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一个大胆的孩子试探着拿起一块,放到嘴里咬了他嘎 嘣嘎嘣地吃了起来,就像一口。接着,是在品尝一块珍贵的饼干,香甜无比,表情享受。看 他这种样子,其他孩子得到启示,一拥而上,每人抢起一块煤,嘎嘣嘎嘣地吃起来。 莫言说: ……我感到那煤块越嚼越香,“味道的确是好极了。看到我们吃得香甜,村子 里的大人们也扑上来吃,学校里的校长出来制止,于是人们就开始哄抢……” 生逢饿世,莫言不能不对这种饥饿刻骨铭心。他把这种情景写进了短篇小说《铁孩》, 也写进了散文《忘不了吃》 他的笔下,里。关于吃,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怎么看 怎么觉得假,像是在讲述一个千年以前的故事。然而,这一切又都是真实发生的,并且发生 在了莫言的身上,也因此,他的讲述才那么有力量: “文革”期间, 我十二岁那年秋天, 在一个桥梁工地上当小工, 起初是砸石子儿, 后来给铁匠拉风箱。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 铁匠们和石匠们躺在桥洞下休息, 因为腹 中饥饿难耐, 我溜到生产队的萝卜地 里, 拔了一棵红萝卜, 正要吃时, 被 一个贫下中农抓住了。 他揍了我一顿, 拖着我往桥梁工地上送。 我赖着不走, 他就十分机智地把我脚上的那双半新的 鞋子剥走, 送到工地领导那儿。 挨到 天黑, 因为怕丢了鞋子回家挨揍, 我 只好去找领导要鞋。领导是个猿猴模样 的人, 他集合起队伍, 让我向毛主席 请罪。 队伍聚在桥洞前, 二百多人站 着, 黑压压一片。 太阳正在落山, 半 边天都烧红了, 像梦境一样。 领导把 毛主席像挂起来, 让我请罪。 我哭着,跪在毛主席像前结结巴巴 地说:“毛主席 …… 我偷了一个红萝卜 …… 犯了罪 …… 罪该万死 ……” 民工们都低着头, 不说话。 领导说:“认识还比较深刻, 饶了 你吧。 ” 领导把鞋子还了我。 我忐忑不安地往家走。回家后就挨 了一顿毒打。 莫言讲的这个故事后来出现在他的 短篇小说《 枯河 》中,俨然当时情景 的再现。 (莫言 )(左 少年时唯一的照片。摄于 1962年,他与堂姐在一起 这顿毒打,在莫言的记忆中深刻而痛楚,常年不停地在他的脑海里浮现。 可以说,从一出生开始,莫言就随着这个国家的风风雨雨独自而饥饿地成长着。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高密东北乡的乡亲们,都顽强地活着,也行走着少年莫言这样一个 干瘦的喜欢胡思乱想着的少年。 没有人看见莫言生长,就像没有人看见草生长一样。 “上边指示”莫言不准读书 在那苦难而荒诞的岁月,在高密东北乡,总有些稀罕事发生。 少年

文档评论(0)

136****87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