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辨证论治和临床应诊能力第1页/共38页
2一、医生的概念和能力从事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专业人员的统称。各时代医生的社会地位均不高 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张湛曰: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 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 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 第2页/共38页
3医生的行为能力之医德道德的定义是:道德是一系列社会规范的总和。 什么是道德:道是宇宙人生的本体;德则是契合本体的在社会生活当中的规范的显现,是道的应用; 道与德有密切的关联,有道方有德,大道有大德,小道有小德,无道就缺德。 我们多少年来迷失掉了这个道,一切都在物质与经济关系层面去考虑。第3页/共38页
4道是什么?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德的立论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普遍性(普遍立法的原则),第二是道德自律。 道德的依据,从社会、物质、 经济关系中是难以找到的。 康德的假说。第4页/共38页
5中国传统哲学对道德的理解儒家文化的道德核心,就是一个字“仁”。 《尚书》记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阐释人格教化四要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第5页/共38页
6圣人告诉我们,一个美好的人生是审美化的人生,不是忙忙碌碌的。第6页/共38页
7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 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 则是含灵巨贼。 医生的道德要求第7页/共38页
8医圣的教诲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侯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第8页/共38页
9医师的能力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 ;不为良将,即为良医每个人对学习中医的理解各不相同 中医能交给人们养生的方法,教给人们预防和治疗疾病 第9页/共38页
10二、阴阳----中医之根本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什么是阴阳3.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灵枢·病传》),“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 第10页/共38页
11二、阴阳的属性特征从事物运动变化看 阳 阴 活动的 沉静的 功能的 物质的亢奋的 抑郁的 阴阳学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从事物属性看 阳 阴天 火 男 地 水 女第11页/共38页
12 三、阴阳的变化规律1.相互对立 是指阴阳双方是对立和矛盾的。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男与女等2.相互依存 是指阴阳双方是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如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男的也就无所谓女。3.相互消长 是指阴阳双方始终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如阴消阳长,阳消阴长只是量的变化 4.相互转化 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各自对立面转化。如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是质的变化。第12页/共38页
13阴阳互根阴阳对立阴阳转化阴阳消长阴阳变化规律第13页/共38页
14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 第14页/共38页
15阴阳学说在中医学运用举例1.说明人体结构(头、背)2.解释人体生理活动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4.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5.指导疾病诊断: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6.指导疾病的治疗7.归纳药物的属性第15页/共38页
16三、五行----中医之支柱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第16页/共38页
17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 是指 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因此,可将“五行”定义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