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课件整合.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古英雄出少年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曹植作《七步诗》王冕四岁学画王羲之七岁通书法第1页,共20页。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授 课 人: 庄 智 培第2页,共20页。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第3页,共20页。自读课文 步骤:1、粗读,读准字音。 2、再读,结合注释粗通文意。3、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4、品读,提疑问,写评注。要求:1、读书声音要洪亮。2、不懂的字词要翻检工具书。3、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疑难句子下画线,疑难问题写上评注。  第4页,共20页。读一读注意断句fǒushě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第5页,共20页。文意疏通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约定中午时分年龄放弃离开当时才嬉戏尊称,您的父亲通“否”等待尊称,“您”第6页,共20页。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丢下,舍弃语气词,“啊”离开谦称,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信用拉回头看第7页,共20页。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陈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第8页,共20页。比一比小小翻译家看谁翻译的最准确、最流畅第9页,共20页。译读积累译读积累课文中“尊君” “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 与 家 君尊君在不我的父亲(谦称,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您的父亲(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第10页,共20页。你寻我找:1.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尊称,哪些属于谦称。 ①敝人  ②卑职  ③老朽  ④寡人  ⑤令尊  ⑥令堂 ⑦令郎  ⑧令嫒  ⑨犬子⑩陛下尊称:令尊、令堂、令郎、令嫒、陛下谦称:敝人、卑职、老朽、寡人、犬子第11页,共20页。问题探究1、文中三个人,你同意谁的做法?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2、友人已知错,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第12页,共20页。 无信无礼 知错就改友人:元方: 聪明机智 懂礼识仪诚信诚信礼貌礼貌第13页,共20页。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第14页,共20页。归纳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以诚为本,以礼待人。第15页,共20页。谁来背诵第16页,共20页。分角色朗读叙 述 者:平和舒缓语气友 人:气愤、惭愧元 方:怒中不失礼节第17页,共20页。2.词语积累: 仿照例子,了解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并写出带该字的一个成语 例子:吾日三省吾身 (多次) 成语: 三令五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动手试一试: 1.陈太丘与友期 2.太丘舍去 3.下车引之 4.入门不顾第18页,共20页。拓展阅读 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第19页,共20页。教师寄语做人诚信相伴你将一生无憾第20页,共20页。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