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I
I
I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1 -
二、工程概况- 1 -
三、编制目的- 1 -
四、现弃渣情况- 1 -
五、复垦方案- 2 -
六、人员、机械配置情况- 5 -
七、复垦整改工期- 5 -
八、质量保证措施- 5 -
九、安全保证措施- 6 -
十、弃渣场复垦保证措施- 6 -
附件、石鼓山隧道 1#斜井弃渣场设计图
IV PAGE \* ROMAN
IV
PAGE \* ROMAN IV
-1--
-1-
- PAGE 1 -
石鼓山隧道 1#斜井弃渣场复垦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3、《新建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
4、国家与地方有关临时用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5、与地方政府签署的相关协议
6、相关会议纪要二、工程概况
宝兰客专(陕西段)BLZQ-1 标起讫里程DK637+~DK655+,全长。标段内隧道 6 座/,其中石鼓山隧道为I 级高风险隧道;桥梁 8 座/; 路基 6 段/。
石鼓山隧道 1#斜井弃渣场位于渭滨区石鼓镇张家沟村与李家槽村交界处,弃渣主要为石鼓山 1#斜井弃渣,弃渣量万方(实方), 运距。
本弃渣场占荒沟 40 亩,渣场弃渣完成后,渣顶整平,复垦 30 亩, 坡面绿化 10 亩。
三、编制目的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本着“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 少污染、多防治”的方针,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破坏土地面积, 通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明确土地复垦的目标,同时临时用地使用完成后恢复至原有的地形地貌或比原有更改善的状况:恢复原有功能, 与周围地形地貌相协调,满足复垦要求后及时通知当地政府、业主、监理等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验收,并交付使用。
四、现弃渣情况
2推渣及平整m截止 2017 年 3 月,弃渣场完成及剩余工程数量如下表。表 1
2
推渣及平整
m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完成量
剩余量
备注
1
弃渣
万方
0
7
M10 浆砌片石挡墙
m3
8
M10 浆砌片石护坡
m3
529
529
9
开挖
m3
0
挡渣坝钢
10
钢轨
kg
13824
0
13824
轨桩 24 根
11
钢筋? 22
kg
0
12
三七灰土换填
m3
546
0
546
挡渣坝坝
13
C20 混凝土
体
m3
0
14
浆砌片石护坡
m3
72
0
72
3覆土
3
覆土
㎡
5000
5000
4
碎石
m3
5
排水沟
M10 浆砌片石
m3
6
C20 混凝土
m3
根据设计文件、地方政府、村委会及相关会议纪要要求,各弃渣场复垦方案具体如下:
弃渣场复垦满足设计要求。
该弃渣场总高度 47m,设 6 级边坡,各级边坡高度可根据实际地形适当调整,但每级边坡高度不大于 10m,1 级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挡墙或挡渣坝防护(根据最终设计图确定),挡土墙坡度 1:, 挡渣坝外面坡度 1:,以上各级边坡采用植草防护,边坡坡度 1:,每级边坡之间平台宽度不得小于 5m,具体根据最终设计方案适当调整。弃渣场顶面纵、横坡约 3%,坡面向排水沟一侧倾斜。
图 1 弃渣场挡渣坝示意图
图 2 弃渣场挡土墙示意图
对弃渣场原始沟槽进行改造,顺接上下游自然沟,渣场主排水沟采用梯形沟,设置于渣场左侧(面向渣场边坡),采用M10 浆砌片石砌筑,水沟底宽 2m,深 1m,水沟厚度 30cm,下设碎石垫层, 厚 10cm,排水沟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该渣场因高度较高,3~ 6 级边坡坡脚平台设置矩形截水沟。水沟底宽,深,采用 10cm 厚的C20 混凝土浇筑。
图 3 排水沟示意图
该弃渣场二级边坡为浆砌片石挡土墙防护,一二级边坡之间平台采用 30cm 厚的M10 浆砌片石铺砌。
渣体堆积完成后,小坡整形和平整渣顶,使体型满足稳定要求,不发生滑坡,便于绿化。在表面回填种植土至 50cm,面积 30 亩(满足种植要求可不覆土),并种上植被,选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生长迅速、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的优良树、草种,使渣场恢复植被。对防护后剩余边坡进行植草绿化,绿
化面积 10 亩(满足种植要求可不覆土),应多选用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耐寒耐瘠、生长迅速、成本低廉、对边坡稳定性好的本地植物防护材料。
弃渣场复垦后,移交当地进行耕种。
该方案主要依据为渣场初步设计图,和最终设计图有差异的以最终设计图为准。
六、人员、机械配置情况组织机构设置
项目部成立以执行经理为组长的弃渣场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弃渣场复垦工作。
组 长:刘衍文
副组长:刘景山、吴晓俊、刘春生
组 员:郭竹峰、陈小明、尹冰峰、胡生林、陈 杰、梁 波悦 佳、魏世杰、张发堂、韩亚茹、张康银、任正涛
人员配备
弃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