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老年安全用药课件).pptx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老年安全用药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年安全用药指导》第七章 老年感染性疾病用药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01抗菌药概述02抗菌药物作用机制03细菌耐药性CONTENT目录 抗菌药概述PART01 一、抗菌药概述(一)老年人感染的临床特征01.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组织器官生理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均下降,而且常有基础疾病或伴发恶性肿瘤,因而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一、抗菌药概述(一)老年人感染的临床特征02. 感染,尤其是细菌性感染已经成为老年人致死性病因和其他老年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一、抗菌药概述(一)老年人感染的临床特征03. 老年人发生感染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并发症多,致死率高,病程长,恢复慢。 一、抗菌药概述(一)老年人感染的临床特征04. 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退化,肝肾功能减退,以及老年患者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更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一、抗菌药概述(二)抗感染药物应用的一般原则老年人感染时抗感染药物应用的一般原则是尽早、准确、合理地选用抗生素,及时控制感染。主张联合用药,既扩大抗菌谱范围,也减少各种药物的剂量。 一、抗菌药概述(二)抗感染药物应用的一般原则老年人感染时抗感染药物应用的一般原则是尽早、准确、合理地选用抗生素,及时控制感染。主张联合用药,既扩大抗菌谱范围,也减少各种药物的剂量。 一、抗菌药概述(三)抗感染药物分类抗感染药物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抗细菌药物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抗病毒药物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抗真菌药物 一、抗菌药概述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作用的化学物质。抗生素人工合成的某些化学物质,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的作用。人工合成抗菌药抗菌药: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 抗菌药作用机制PART02 二、抗菌药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影响病原体蛋白质合成影响病原体核酸合成 二、抗菌药作用机制影响细菌叶酸代谢增加病原体细胞膜通透性 二、抗菌药作用机制(一)药物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01药物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02细菌细胞壁结构破坏03水分渗入细菌细胞内04菌体破裂细菌死亡 二、抗菌药作用机制(二)药物影响病原体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四环素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发挥杀菌作用。 二、抗菌药作用机制(三)药物影响病原体核酸合成x喹诺酮类药物——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影响细菌DNA的合成 二、抗菌药作用机制(三)药物影响病原体核酸合成x利福霉素类药物——抑制依赖DNA的RNA多聚酶——影响细菌核酸合成 二、抗菌药作用机制(四)药物影响细菌叶酸代谢对氨基苯甲酸二氢吡啶二氢叶酸四氢叶酸磺胺药竞争性争夺二氢叶酸合成酶甲氧苄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抗菌药作用机制(五)药物影响病原体胞浆膜通透性多粘菌素类、多烯类药物 与病原体胞浆膜结合,使胞浆膜通透性增加菌体内的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糖、盐等营养物质外漏,造成病原菌死亡 细菌耐药性PART03 三、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bacterial 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是细菌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 三、细菌耐药性(一)耐药性的种类 固有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 )天然耐药性 获得性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生素杀灭。 三、细菌耐药性(一)耐药性的种类细菌固有耐药性特点01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02代代相传03不会改变 01不再接触抗生素可消失02可由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染色体而代代相传,成为固有耐药三、细菌耐药性(一)耐药性的种类细菌获得性耐药特点 三、细菌耐药性(二)耐药的机制01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02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三、细菌耐药性(二)耐药的机制03降低细菌外膜通透性04细菌代谢途径的改变 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使β-内酰胺环裂开而使该抗生素丧失抗菌作用三、细菌耐药性(二)耐药的机制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01 三、细菌耐药性(二)耐药的机制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0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钝化酶细菌在接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后产生乙酰化酶(acetylase, AAC)腺苷化酶(adenylase, AAD) 核苷化酶(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