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茶毛虫;茶毛虫又称茶毒蛾、毒毛虫、痒辣子、摆头虫,是中国茶区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湖南、四川、陕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除为害茶树外,还可为害油茶、山茶、柑橘、梨、油桐等植物。;(一)形态特征;幼虫:成熟幼虫体长约20毫米,黄褐色。胸部三节稍小。各体节有8个黄色(前期)或黑色毛瘤,上生黄褐色毒毛。全体还密生长短不齐的黄色毒毛。
;蛹:圆锥形,浅咖啡色疏披茶褐色毛,长8~12毫米,末端有1束长钩状尾刺。蛹茧薄、丝质,长椭圆形,黄棕色。
;(二)为害特点;茶毛虫年发生代数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差异较大,在江西年一般发生3代。幼虫发生为害期分别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般以春、秋两季发生重。幼虫老熟后在茶丛根际落叶土表下结茧化蛹。雌蛾产卵于老叶背面。; ; ;(四)绿色防治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