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课件: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pptx

高中教学课件: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亚洲、非洲、欧洲、美洲)有哪些文化?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文化之间如何交流?如何传承与保护?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程标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概念解读中华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易除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预习三问1、中华文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内涵内涵?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特点和价值?预习反馈,构建体系起源:远古(多元一体)奠基:春秋战国形成:秦汉时期发展繁荣:魏晋隋唐宋元传承转折:明清时期衰落与复兴:近代:一、探发展历程,感文化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二、悟中华内涵、知文化价值以人为本,民本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历史价值现实价值一、探发展历程,感文化特点1.起源:远古思考:远古时代的中华文化呈现出怎样的阶段特征?本土性多样性多元起源,多元一体(从中原核心向四周辐射)北狄 中原 华夏认同东夷西戎南蛮2.先秦——奠基凝聚性“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春秋战国:华夏认同商周:青铜文明民族融合、血缘认同、文化认同2.先秦——奠基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有哪些?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经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兴起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宗法制瓦解,争霸兼并战争,各国变法阶级:士阶层崛起,受到重用文化:礼崩乐坏,私学兴起多样性延续性2.先秦——奠基思考:百家争鸣”各学派主张各不相同,其共同目的是什么?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儒家孔子春秋孟子战国荀子道家老子春秋庄子战国法家韩非战国墨家墨子战国①仁者爱人;②政治思想(为政以德);③克己复礼①政治思想(仁政);②人性善;③重义轻利①政治思想(礼法并用)②人性恶;③“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略,稳定社会秩序。“道”、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齐物”;“逍遥”法、术、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变法革新“兼爱”“非攻”“尚贤” “节丧”“节用”3.秦汉——形成汉武帝:独尊儒术秦:推崇法家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凝聚性3.秦汉——形成汉武帝即位后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有: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和匈奴为患。结合下面董仲舒的思想内容分析汉武帝选择独尊儒术的原因。《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 春秋大一统,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级秩序 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时代需求。隋唐魏晋4.魏晋隋唐——文化发展与创新思考2:请结合史实说明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华文化的阶段特征?包容性三教交汇融通玄学盛行文化辉煌灿烂佛教传入(两汉之际)道教兴起(东汉末)儒学受挑战,也创新发展宋朝至元朝——文化高度繁荣5.宋元思考3:请结合史实说明宋元时期中华文化的阶段特征?多样性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文化高度繁荣科技、史学、文学、艺术儒学危机;崇文抑武明朝-明中期——提倡个性自由与文化禁锢并存6.明清思考4:请结合史实说明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阶段特征?连续性莫道萤光小,犹怀照夜心。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清代翰林官徐骏提倡个性自由经世之学文化禁锢陆王心学发展与传播 明末清初清朝宋明理学落后思想优秀品格包容性程朱理学①“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②“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以求理。陆王心学 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②“发明本心”“致良知”以求理。尊卑等级重男轻女扼杀人性统治工具精神追求道德修养自我节制社会责任感宋明儒学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实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