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6 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顶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及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③相
累而下者,假设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假设熊罴④
之登于山。〔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 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 ③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 ④罴〔pí〕:棕熊。
译文:寻到西山以后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探行二百步,又探得了钴铒潭。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流急水深处筑有垒土阻水,开缺张网的鱼梁。梁上有个小土丘,丘上生长着竹子树木,丘石或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破土而起,竞相形成奇奇怪怪形状的,几乎数都数不清;有的倾侧堆垒而趋下,就像牛马在溪边饮水;有的又猛然前突,似乎比赛着争向上行,就像熊罴在山上攀登。
第 1 页
5.解释加点词。〔4 分〕
〔1〕五色交辉〔
〕
〔2〕
四时俱备〔
〕
〔3〕及其奇者〔
〕
〔4〕寻山口西北道
二百步〔
〕
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 分〕
〔2〕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3 分〕
7.答复以下问题。〔6 分〕
①答谢中书书
这个字高度概括山川风光的特点,钴鉧
潭西小丘记
这个词简洁概括石头的特点。〔2 分〕
②两篇文章写景的时候运用了不同的手法,甲文动静结合,乙文妙用比喻,请分别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 分〕
答案: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6 分〕
5.〔4 分〕〔1〕交相辉映 〔2〕四季 〔3〕 参及,这里指欣赏 〔4〕向西北,朝西北
6.〔6 分〕
〔1〕〔3 分〕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2〕〔3 分〕鱼梁的上面有个小山丘,生长着竹子树木。
7.〔6 分〕〔1〕异 奇状
〔2〕甲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
第 2 页
静到动,描绘出一幅秀美、富有生机的山川图;乙文“其嵚然相累而下者,假设牛马之饮于溪〞把向下的岩石比作牛马饮于溪,生动形象写出岩石的奇形怪状。〔或“其冲然角列而上者,假设熊罴之登于山。〞把向上的岩石比作熊罴之登于山,生动形象写出岩石的奇形怪状。〕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及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及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假设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翻译: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
3 页
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明白过来,就好比上钩的鱼儿,突然得到解脱。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7.解释以下加点的词。(4 分)
(1)怀民亦未寝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4)思欲就亭止息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9.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3 分)
参考答案:
7.(4 分)〔1)睡觉 (2)只,只是 (3)曾经 (4)到,靠近
4 页
8.(1)(2 分)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穿插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空明〞1 分,“盏〞1 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2)(2 分)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突然得到解脱。
9.(3 分)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答对其中一点 2 分,答对两点 3 分。)
〔三〕
〔A〕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