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铅在汽车产品中的应用和未来使用趋势研究
?
?
侯猛 李龙辉 庄梦梦
摘 要:随着ELV等环保法规的实施,我国汽车产品有害物质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害物质削减使用和“两率”水平不断提升。本文系统分析了汽车有害物质铅的分布,并从新能源汽车铅含有情况以及有害物质替代技术路径等角度,分析未来汽车有害物质铅的使用趋势,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比的扩大以及替代技术规模化应用,铅将从汽车产品中逐步退出,甚至零使用,实现汽车产品的真正绿色环保。
Key:ELV 有害物质 铅 新能源汽车 替代技术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Lead in Automotive Products and Development Trend
Hou Meng Li Longhui Zhuang Mengmeng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such as ELV, the management of prohibited substances in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China. Usage amount of prohibited substances has been reduced and the level of recycleability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in automobile products.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of lead in automobil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fu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lication of lead in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substitution and reduction technologies of prohibited substances, and believes that with the expansion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s and the scaled application of substitution technologies, Pb will gradually withdraw from automobile products , or even no lead at all, to achieve real green development.
Key words:ELV,prohibited substances, lead, new energy vehicle,substitution technologies
1 前言
汽車工业造成的污染已开始威胁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一方面是因为汽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众多材料,其中不乏一些含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存在重大危害的物质,如当前ELV管控的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汽车保有量巨大,有害物质总量殊为可观,一旦处理不当污染环境,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铅的污染是多方位的,包括土壤、水源等。我国饮用水中铅含量限值为0.01mg/L,人体每周的铅摄入量不应超过0.025mg/kg,且重金属在土壤和生态系统中会进行残留、累积和迁移,对植物、动物和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铅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是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肾脏的损坏,尤其对儿童危害极大,可造成儿童智力低下和多动症等多种疾病。
为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报废汽车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我国于2016年实施了《汽车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对汽车产品的有害物质使用进行限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通过对我国汽车产品铅的使用现状、有害物质替代及减量化技术开发及推广情况的研究,结合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分析我国汽车产品有害物质未来使用趋势。
2 有害物质类型及分布
2.1 有害物质铅相关豁免项清单
对于当前管控的汽车6种有害物质,大部分部件和材料能够做到非有意添加,即有害物质主要以杂质形式存在,并符合标准限值要求。但是对于部分零部件和材料,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无法实现完全替代,因此,《汽车禁用物质要求》(GB/T 30512)给予豁免,目前仍属于豁免清单如表1所示:
2.2 有害物质铅主要分布
铅是目前汽车产品中使用的主要有害物质,除了豁免项列出的蓄电池和减震器部件外,在发动机、变速器、车轮及气门嘴、电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