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三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一
20 年间,时代发展、社会变迁,颁奖词的写作风格却始终保持稳定,直抵
人心。
“好的文字是锤炼出来的。从最开始每个人1000 多字,再精简到几十个
字,中间还要经过很多同事的传阅、提意见、修改。颁奖词是仪式的一部分,
要尽可能短,和仪式紧密结合,才能起到点睛的作用。”刘凯告诉记者,写作
中强调朴实、准确,不堆砌辞藻,不过分华丽,尽量用中国人常用的行文习
惯,让观众接受起来毫无障碍。
翻开今年的颁奖词,简单、准确、优美的风格扑面而来:杨振宁的“曾
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彭士禄的“两代人为
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朱彦夫的“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
只是经历”,江梦南的“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寥寥数
语,感人至深。
颁奖词为什么总能打动人,是刘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在他看来,获奖人
物的事迹是感动的核心,同时观众心中还要存着对真善美的追求、欣赏,才有
可能被感动。“腊梅生得再好,还需要赏花的人懂得”。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颁奖词打动人心的秘诀,在于反
映了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价值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
新闻中心综合部制片人孙金岭,贡献了节目的定位语 “一部中国人的年度精神
史诗”。他认为,《感动中国》有两大独特气质,一是节目气质,一是历史气
质。通过一年一度的广泛评选,通过庄严仪式,将那些普通人的身影和声音在
时间中定格,在记忆中凝固,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气韵悠长、绵延不绝的历史组
成部分。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爱国精神之外,自强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
一显著特点。
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面对这样的状况,生活该怎样度
第 1 页 共 3 页
过?《感动中国》讲述了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坚强、自信、乐观的故事,他们
依靠仅有的劳动能力,让一儿一女考上大学,让全家人彻底告别了贫困。
像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这样的,还有被誉为“中国的保尔”的朱彦夫,枪
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人生都书写精彩;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大
学生江梦南,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
失学,还走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这些“平民
英雄”彰显的坚强、自信、乐观精神,为社会前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三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全面展现了新时代中
国的精神风貌。
一幅厚重长卷被徐徐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中国”
四个字缓缓出现。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
悉的画面,书页犹如片片 “龙鳞”,记录了《感动中国》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
瞬间……这是 《感动中国2022》宣传片中的画面。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 20 年,那些平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
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
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 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 20 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
告解除外国人访问中国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
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
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
引中国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
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中国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 50 年的
时间回应邓稼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
引人落泪。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第 2 页 共 3 页
与祖国同心同向,一起向未来是本次感动中国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中国核动
力事业的奠基者彭士禄“深潜”一生,只为永远守望祖国海洋;超越年龄、伤
病、体能局限,被称为“中国飞人”的运动员苏炳添,始终坚信“我们中国人
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 50 余年的中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