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瓜霜霉病
Cucumber Downy Mildew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地都有发生,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常因此病为害而遭受很大损失。在适宜发病条件下,流行速度快,一两周内即可使除顶端嫩叶外的其他所有叶片枯死,减产高达30%~50%,有的地块因此病为害只采1~2次瓜后就提早拉秧,菜农称之为“跑马干”。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子叶受害,正面呈现不规则褪绿黄斑,潮湿条件病斑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随病情发展,子叶变黄干枯。成株期发病,多在植株进入开花结瓜以后,通常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发病初期,叶背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或潮湿时更为明显,后病斑扩大呈黄绿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不穿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灰黑色至紫黑色霉层(孢囊梗和孢子囊);病重时常多个病斑连片使叶片变黄枯干。在抗病品种的叶片上病斑小,圆形,发病慢,霉层稀少。
病原
病原为古巴假霜霉菌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 et Cert.) Rostr., 属鞭毛菌亚门假霜霉菌属,是一种专性寄生菌。菌丝体无隔膜,无色,在寄主细胞间扩展蔓延,以卵形或指状分枝的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无性繁殖产生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囊梗由寄主叶片的气孔伸出,单生或2~5根丛生,无色,基部稍膨大,高165~420μm,主干长105μm,主干上有3~5次锐角分枝,分枝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淡褐色,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具乳突,大小为15~31.15μm×11.5~20μm。孢子囊在水中萌发产生6~8个游动孢子(大型孢子囊可产生15~22个)。游动孢子无色,圆形或卵形,有2根鞭毛,在水中游动30~60min后形成休止孢,再萌发产生芽管,从寄主气孔侵入。孢子囊在较高温度和湿度不充足的条件下,也可直接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曾有人报道该菌产生有性孢子,但至今没有关于卵孢子萌发及接种成功的报道,且卵孢子在一般情况下又极少见,所以卵孢子在生活史和病害循环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病菌适宜于高湿下生长繁殖,其孢子囊的产生、萌发,游动孢子的萌发、侵入均要求很高的湿度和水分。叶片上有水膜时,15℃下孢子囊经1.5h即可萌发,2h 后游动孢子随即萌发并侵入寄主。若叶片上无水膜,即使接种病菌也很难发病。在高湿时病斑上产生孢子囊的速度快、数量大。如空气相对湿度在83%以上并维持4h,病斑上就能产生孢子囊,若相对湿度为50%~60%时则不能产生孢子囊。在饱和湿度或叶面有水膜的条件下,可产生大型孢子囊;孢子囊在5~32℃范围内都可萌发,萌发适温为15~22℃,温度升高孢子囊可直接萌发产生芽管。病菌在10~28℃范围内均可侵入寄主,侵入适温为16~22℃,产生孢子囊的最适温度为15~20℃。
孢子囊抗逆性差,寿命短,一般只存活1~5d;24~25℃干燥条件下病叶上的孢子囊只存活2~3d;病叶于-30℃下经45d孢子囊仍可萌发。孢子囊的形成要求光照和黑暗交替,增加光照(特别是红光和蓝光照)有利于孢子囊的产生。国外报道,病菌存在不同的专化型或生理小种。但我国有的学者提出我国的黄瓜霜霉病菌不存在生理分化现象。病菌主要为害黄瓜,但甜瓜、南瓜、丝瓜、冬瓜、苦瓜等也可受害。
病害循环
我国黄瓜霜霉病菌的越冬问题因地区和黄瓜栽培情况而不尽相同。在南方地区,全年均有黄瓜栽培,病菌以孢子囊在各茬黄瓜上不断侵染为害,周年循环。华北、东北、西北等黄瓜区,冬季,病菌在保护地黄瓜上侵染为害,并产生大量孢子囊,第二年逐渐传播到露地黄瓜上;秋季,黄瓜上的病菌再传到冬季保护地黄瓜上为害并越冬,以此方式完成周年循环。北方高寒地区,全年约有1~4个月不种植黄瓜,推测这一地区的初侵染可能是由发病较早的地区随季风吹来的孢子囊侵染所致。
产生的孢子囊主要是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孢子囊萌发后,从寄主的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环境适宜时潜育期仅为4~5d,环境不适宜潜育期可延长至8~10d。随后,病斑上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多次再次侵染,不断扩大蔓延为害。
发病条件
此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温、湿度关系密切。黄瓜生长期间的温度一般能够满足发病要求,所以湿度是决定发病与否和流行程度的关键因素。多雨、多露、多雾、昼夜温差大、阴晴交替等气候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地霜霉病的发生除与上述条件有关外,还受棚室内小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小气候又受棚型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影响很大。在同一地区,有的大棚结构不合理而不利于通风排湿或结构虽合理但管理不良,温湿度控制不好,通风不当,棚室内湿度过高,昼夜温差大,夜间易结露,该病会严重发生。相反,棚室结构合理,管理得当,则发病轻或很少发病。
一般气温在10℃以上,湿度合适,即开始发病。20~24℃最利于发病,潜育期最短。当平均气温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新建热网首站项目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方案.pdf VIP
- 故障码详解.ppt VIP
- NB-T11409-2023水电工程费用构成及概(估)算费用标准.docx VIP
- 导弹的诞生和发展教学课件PPT.ppt
- 发电厂和变电站工作票填写规范培训教案详解.ppt VIP
-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土保持方向)案例题整理.docx VIP
- 系统架构设计:构建高可用、可扩展的IT系统培训课件.pptx VIP
- 河堤开挖出水池出水箱涵穿堤管道施工方案样本.doc VIP
-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My first class 复习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