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FL 1500
CB 20025—2018
代替 CB 20025—2011
舰船管系和暖通建模和输出要求
Requirement for modeling and outputting of warship PIPE and HVAC
2018-12-28发布 2019-03-01 实施
0**电54006627315查真
aur
CWTEC
(到)内置防伪码
其画样识 蓬 防 伤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发 布
I
CB 20025—201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CB 20025—2011 《舰船管系和暖通建模和输出要求》。
本标准与CB 20025—2011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删除“术语和定义”章节;
对三维模型分类及编码重新进行了界定;
删除了“基础模型、组合模型、装配模型”章节;
增加附录A对三维模型分类示例的描述。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O 一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向剑平、凌昊、胡婉婷、万鹏、周亮
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CB 20025—2011。
1
CB 20025—2018
舰船管系和暖通建模和输出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舰船三维设计过程中管系和暖通 (hvac: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的英文缩写,这里专指暖通的风管及风管附件)建模和三维模型输出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舰船管系和暖通三维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33.2 船舶与海上技术 管系系统内含物的识别颜色 第2部分:不同介质和(或)功能的 附加颜色
GB/T 10609.1 技术制图 标题栏
GB/T 10609.2 技术制图 明细栏
GB/T 13361 技术制图通用术语
GB/T 14689 技术制图 图纸幅面和格式
GB/T 14690 技术制图 比例
GB/T 18229 CAD工程制图规则
CB 20022—2018 舰船三维建模通用要求
3 建模要求
3.1 三维模型分类
3.1.1 管系三维模型分类
管系三维模型一般按功能、结构形式、材料三个层级进行分类,分类示例参见附录A 中图A.1。
3.1.2 暖通三维模型分类
暖通三维模型一般按功能、结构形式、材料三个层级进行分类,分类示例参见附录A中图A.2。
3.2 建模通用要求
3.2.1 建模一般原则
确定合理的直径,保证油泵等管系附件所需要的流量和压力要求;
选择管材应考虑系统的工作压力值大小和工作温度范围,保证足够的强度又使系统重量最轻, 并考虑管中的工作介质,满足耐油性和耐腐蚀性的要求;
根据系统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管子连接方式,保证管系与暖通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抗震性 和耐疲劳性能;
在满足管子安装协调的情况下, 一根管子应采用一个弯曲半径值,以简化制造工艺;
管系和暖通的敷设层次应考虑安全性和维修性,走向避免迂回曲折,减少复杂形状,以减小 流体阻力;管子布置应尽量避免穿越电器设备、热总管或其他热源区;管路系统设计应采取保护措施进 行防火设计,两套系统的布置尽量远离,以提高生存力。
3.2.2 坐标系
附件模型的坐标系应采用笛卡尔坐标系。建模时一般按下列优先次序确定具体坐标系:
a) 原点:原点一般应在附件模型的中轴线与对称面(或者端面)的交点上;
b) 一般将 YZ 平面作为附件模型对称平面。
2
CB 20025—2018
3.2.3 比例、单位与分辨精度
比例、单位与分辨精度应符合CB 20022—2018第4章的要求。
3.2.4 几何建模要求
参数化原则
本文件适用的模型一般采用参数化建模的方式,即通过参数表驱动单个模型生成该模型的系列件。
模型精度控制基本原则
对模型精度控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 三维模型应能够真实反映管子或附件的外在、外观形体特征;
b) 三维模型应体现包括最大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及凸出体信息;
c) 模型的外界接口形式明确;
d) 在不影响模型主要外形特征的情况下,诸如倒角、退刀槽、螺旋或螺纹特征可适当忽略。
3.2.5 保存要求
设计过程中的点、线、面、坐标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Q 7015-2018 氨制冷企业安全规范.docx
- AQ 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docx
- AQ 8002-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docx
- AQ 8003-2007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docx
- AQ 8004-2007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细则.docx
- AQ 8005-2007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验收评价细则.docx
- AQ 8006-2010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docx
- AQ 8007-2013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docx
- AQ 9003.1-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docx
- AQ 9003.2-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