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1.100.40
HGG 71
HG
备案号:38583—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4386—2012
增塑剂 环氧大豆油
Plasticizer epoxidized soybean oil
2012-12-28发布
2013-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I
HG/T 4386—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助剂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35/
SC12)。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嘉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海珥玛植物油脂有限公司、广州市
新锦龙塑料助剂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桐乡市化工有限公司、江阴市向阳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健、章金富、傅俊红、安方、邓健能。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HG/T 4386—2012
增塑剂 环氧大豆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增塑剂环氧大豆油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豆油和双氧水为原料,经环氧化制得的环氧大豆油。
结构式:
注:R1,R2 为6~10的烃。
平均分子量:100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2002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3-2002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1664—1995 增塑剂外观色度的测定
GB/T 1668—2008 增塑剂酸值及酸度的测定
GB/T 1669—2001 增塑剂加热减量的测定
GB/T 1671—2008 增塑剂闪点的测定 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 1676—2008 增塑剂碘值的测定
GB/T 1677—2008 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
GB/T 4472—1984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
GB/T 6680—2003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 要求
增塑剂环氧大豆油的技术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所示的规定。
2
HG/T 4386—2012
表 1 增塑剂环氧大豆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序号
项 目
指标
试验方法
1
外观
淡黄色透明液体
目 测
2
色度,(Pt-Co) ≤
170
GB/T 1664—1995
3
酸值(以KOH计)/(mg/g) ≤
0.6
GB/T 1668-2008
4
环氧值/% ≥
6.0
GB/T 1677—2008中盐酸-丙酮法
5
碘值/% ≤
5.0
GB/T 1676—2008
6
加热减量/% ≤
0.2
GB/T 1669—2001
7
密度,(20℃)/(g/cm3)
0.988~0.999
GB/T 4472—1984中2.3.1
8
闪点/℃ ≥
280
GB/T 1671-2008
4 试验方法
4.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所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均按 GB/T 601—2002 和 GB/T 603—2002
的规定制备。
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 GB/T 6682—2008 所规定的三级水。
本标准中检验结果的判定按 GB/T 8170-2008 中4.3.3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4.2 外观的测定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
4.3 色度的测定
按 GB/T 1664—1995 的规定进行测定。
4.4 酸值的测定
按 GB/T 1668-2008 的规定进行测定。
4.5 环氧值的测定
按 GB/T 1677—2008 中盐酸-丙酮法的规定进行测定。
4.6 碘值的测定
按 GB/T 1676—2008 的规定进行测定。
4.7 加热减量的测定
按 GB/T 1669—2001 的规定进行测定。
4.8 密度的测定
按 GB/T 4472-1984 中2.3. 1的规定进行测定。
4.9 闪点的测定
按 GB/T 167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C_T 1201-2022CN 国家物资储备通用术语.docx
- GH_T 1160-2020CN 干制红枣贮存.docx
- GH_T 1190-2021CN 洋葱贮藏技术.docx
- GH_T 1258-2019CN 生貉皮质量检验.docx
- GH_T 1279-2019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产品包装要求.docx
- GH_T 1292-2020CN 冻干水果蔬菜检验规程.docx
- GH_T 1326-2021CN 冻干水果、蔬菜.docx
- GH_T 1330-2021CN 食品添加剂半乳甘露聚糖中半乳糖与甘露糖的摩尔分数测定 毛细管气相色....docx
- GH_T 1331-2021CN 蛹虫草子实体生产技术规程.docx
- GH_T 1347-2021CN 日化用丝瓜茎汁液.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