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_T 4748-2014 传动带摩擦系数试验方法.docx

HG_T 4748-2014 传动带摩擦系数试验方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21.220.10 G 42 备案号: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4748—2014 传动带摩擦系数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of friction factor for drive belts 2014-12-31 发布 2015-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HG/T 4748—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摩擦型带传动分技术委员会 (SAC/TC428/SC3)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伏龙同步带有限公司、宁波丰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宁波凯驰胶带有限公 司、宁波裕江特种胶带有限公司、浙江凯欧传动带有限公司、青岛市产品质量检验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海瑞、黄海滨、冯建斌、应建丽、俞旭明、解德利、吴桂卿。 HG/T 4748—2014 传动带摩擦系数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轻型平型传动带和片基厚度不超过0.5mm 的聚酰胺片基平带(以下简称平带)及 多楔带 (PK 型)的摩擦系数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规定条件下测定平带和多楔带 (PK 型)的摩擦系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41—2006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 (idt ISO 23529:2004) GB/T 17516.2— 1988 V 带和多楔带传动 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多楔带 (idt ISO 8370-2:1993) 3 试验原理 根据欧拉公式 e=(T:/Ts) 变换后得摩擦系数μ的表达式,如公式(1)所示: μ=ln(Ts/T:)/θ ( 1) 式中: μ——摩擦系数; T、——松边拉力的数值,单位为牛 (N); T—— 紧边拉力的数值,单位为牛 (N); θ——包角 4 试验装置 4.1 摩擦系数测试仪 摩擦系数测试仪(参见图1)包括拉力传感器、带轮、砝码及必要的测定仪表。 2 HG/T 4748—2014 说明: 1 拉力传感器; 2 - - 带轮; 3 砝码; ()0 — -包角 () 图 1 摩擦系数测定仪示意图 4.2 试验夹具应当能保证试样固定良好,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试样不能滑脱。 4.3 试验用带轮尺寸应符合表1和图2的规定,转速为42 r/min±2r/min。 试验用多楔带轮 试验用平带轮 图 2 试验用带轮示意图 3 表 1 试验用带轮尺寸 HG/T 4748—2014 单位为毫米 项 目 符 号 PK型带轮 平带带轮 槽数 7 轮宽 32±1 槽间距 e 3.56±0.05a.b 槽角 40°±30 槽底圆弧半径d rh 0.5 0.05 槽顶圆弧半径 rt 0.25+0.10 带轮直径 d. d 60±0.2 60±0.2 节径 dp dp=de+2be 有效线差 be 2 测量圆球或圆柱外切平行面间距 K K=de+2.x 测量圆球或圆柱外切平型面与带轮外缘的间距 2x 0.99 测量圆球或圆柱直径 dz 2.5±0.01 轮槽中心线到带轮端面的间距 f 2.5 带轮材质 Y1Crl8Ni9 Y1Cr18Ni9 表面粗糙度 3.2Ra 1.6R a 系指两相邻轮槽对称轴之间距离的偏差。 b一个带轮所有e值之和的累积偏差应不大于±0.3mm。 C 轮槽的对称轴与带轮轴线的夹角应为90°+30。 d本标准规定了rh的极限偏差,因为它们在本标准中是试验轮的一个重要参数。 C 多楔带轮直径为带轮的有效直径,平带带轮直径为带轮外径。 f多楔带与带轮配合时的实际节径比带轮有效直径稍大,其准确值只有将所用多楔带安装在带轮上运转才能测 得,有效线差的公称值(b。=2mm)可用于近似计算传动比。需要更高的精确度时,应向带的制造者询问,计算公式见 GB/T 17516.2 1988。 在一个带轮各槽上测得的直径差值应不大于0.15 mm,比较各槽直径可用比较各槽的测量圆球或圆柱外切面 间距代替。 5 试样 5.1 平带试样宽度为10mm~25mm, 多楔带试样楔数为3楔~7楔,试样要求为一段全截面的试 验样带,长度宜在300 mm 以上。 5.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