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血技巧的资料第1页/共12页
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常规的技术操作。在为患者采集血标本时,护士习惯选择周围静脉,特点是直观、清楚,易于触摸。但对于休克、外周循环差、大面积烧伤、婴幼儿、肥胖、长期输液病人,很难在周围静脉找到采血的静脉。因此,遇到这些情况,需要选择股静脉穿刺采血。临床上最常用于婴幼儿静脉采血。第2页/共12页
知识介绍内容操 作 方 法2操作前的准备1注 意 事 项3第3页/共12页
1、准备用物:一次性手套、注射器、采血试管、安尔碘消毒液,无菌棉签、弯盘。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3、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抽血项目等,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穿刺目的,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取得患者配合。 4、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不得有破溃或腹股沟处有伤口。操作前的准备第4页/共12页
首先,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操作侧大腿稍外展,股静脉在股三角区,位于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如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联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cm处。操作者先用右手食指在患者腹股沟中间处快速找到股动脉搏动最强点,部位确定后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6─8cm,戴手套,同时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的第一指节,用左手食指、中指第一指节指腹中心正对股动脉搏动最强点,垂直或30-35度角快速刺入,避免试探性进针,增加病人疼痛感。 操 作 方 法正确选择穿刺部位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第5页/共12页
进针深度要根据患者胖瘦、血管搏动的强弱而定,因肥胖患者血管深,搏动感遥远,刺入要略深一些。穿刺后要细心体会,进入血管后有落空感,轻轻抽吸回血。 如抽出的血为暗红色,则为股静脉血,如抽吸不出回血缓慢将注射器试探上提,见回血后一手固定针栓,一手抽吸回血,到达足量血液时快速拔针。操作者用无菌棉签稍用力按压穿刺点5─10min。取血到最后将针头取下,沿管壁注入标本试管瓶内,抗凝标本在平面旋转摇匀。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消毒洗手。 操 作 方 法第6页/共12页
1、静脉真空试管斜刺采血法2、一次性头皮针行股静脉斜刺采血法操 作 方 法第7页/共12页
1、静脉真空试管斜刺采血法 沿股静脉方向由浅入深进针,右手持静脉采血针刺入皮下约0.5cm后,左手将真空负压试管快速套入采血针尾端,然后绷紧皮肤角度成20-30度(肥胖者加大进针角度为30-40度)带负压进针,见回血后,血液自行吸入负压真空试管内,待吸取所需血量后,更换试管直至采血完毕后拔针。 优点:此法抽吸时易固定,针头不易自血管中滑出,同时只要针头进入血管,血液就会在负压作用下自行流入试管,降低了凝血现象的发生,减少了皮下组织和血管的损伤。第8页/共12页
2、一次性头皮针行股静脉斜刺采血法 先将一次性头皮针连接注射器,然后触摸股动脉博动处,在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内侧0.3-0.4cm平行向下1-1.5cm以45度角进针。 优点:此法采血进针角度大,不宜穿透血管,穿刺后易固定,更换注射器自如,因头皮针后带一软管更换注射器时不妨碍针头,因而成功率高,股静脉斜刺安全性大不易穿透血管而引起血肿,而且抽血量大,一次采血就可达到所需血量并减少了穿刺次数,也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第9页/共12页
注 意 事 项1、局部必须严格消毒,不要选择有感染的部位作穿刺。 2、有出血倾向者禁用,肾病综合征等高度浮肿患儿慎用。 3、若穿刺失败不宜同一侧血管多次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须使用两侧血管交替穿刺,以减少对血管的破坏。 4、如为婴幼患儿,助手固定肢体时勿用力过猛,以防损伤组织。5、保持针眼不被大小便污染。6、如抽出为鲜红色血液,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持续压迫穿刺处5-10分钟,直至无出血为止。7、进针时可根据患者皮下脂肪的厚薄来确定进针的深浅度,皮下脂肪少的患者进针可稍浅,皮下脂肪丰富的患者进针可稍深。第10页/共12页
第11页/共12页
感谢观看!第12页/共12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