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担水的优秀作文:想起扁担担水的日子.pdfVIP

描写担水的优秀作文:想起扁担担水的日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描写担水的优秀作文:想起扁担担水的日子 现在,很少看到哪户人家有木头水桶,当然,更难看到挑水的身 影了。然而我家却一直珍藏着一副用了许多年的木头水桶。如今,它 们已经光荣“退役”,静静地“坐”在三楼墙角里。可每当看到它们, 总会勾起我几多回忆。 我家住在大河边。小时候,每天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我总能 看到乡亲们挑着水桶在门前的小路上来来往往,扁担嘎吱嘎吱,水桶 晃悠晃悠,“吭唷嗬,吭唷嗬……”号子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构成 了一幅年代悠远的乡村取水图。 那时,母亲一大早总要挑回一担水,先放在小院里沉淀一下 ,然 后用来煮早饭。虽然如此,有时煮的粯子粥还是有点碜牙 ,甚至有时 还有汽油味。这个时候,我们姐弟仨便把嘴巴撅得老高 ,不愿意吃。 母亲会苦口婆心讲一些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或者讲 红军长征时挖草根煮皮带吃的故事来劝导我们,直到看着我们愁眉苦 脸地喝下那难以下咽的薄粥。只是偶尔她也会看着水桶底下沉淀的泥 沙发一会愣 ,喃喃自语: “要是村里挖一口井就好了。” 母亲的心愿终于在 1976 年的春天变成了现实。井址选择在村中心。 井沿上刻着两行字至今我记忆犹新: “饮水思源”、 “吃水不忘挖井 人”。井的直径差不多有一米 ,够大的了。那一天井挖成后 ,村干部 买来好几捆爆竹燃放,我们这些穿开裆裤的毛头孩子在村里奔走相告 , 大人们也眉开眼笑 ,简直像过年一样。毕竟在当时,这是我们村的一 件大喜事啊!这口大井宣告了我们村饮用河水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从此,到井里取水的人络绎不绝。母亲比过去到河里挑水起得更 早了,她想趁挑水人不多时打到最清澈的井水。用井水煮的粯子粥通 红通红的,母亲看到我们吃得津津有味 ,脸上也露出喜悦的神色。 1988 年,家里的经济状况明显改善 ,就请人也在院里打了一口小 井。这一下 ,可方便了,母亲再也不需要起大早排队等候了。什么时 候用水就可以直接用吊桶打水。这时,我家的两个水桶也就 “退休” 了。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现在,自来水早已从城镇通到乡村。自从我家通了自来水,院里 的小井用得少了。 夏天,门前的田里干旱了,母亲喜欢用一根水管一头套在水龙头 上,另一头捏在手上,顿时水花四溅,喷出多远,不大一会儿,田地 就浇透了。此时,母亲的眼里总是漾着笑意,也许她是想起了过去一 担一担地挑水,再弯下腰一舀子一舀子使劲浇地的情景吧。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