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主要内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现状;害怕、恐惧心理
孤独、无助心理
自卑、被歧视心理
失落、疑虑心理
自罪心理;害怕、恐惧心理:患者对艾滋病了解较少,当知道自己患病后会有各种各样的害怕、恐惧心理,害怕死亡,害怕各种治疗对自己不利,害怕孤独,担心亲人、朋友会远离自己,怕受到冷落、鄙视,临床表现为行为懒散、懈怠、拒绝配合治疗。
;孤独、无助心理:由于患者亲人、朋友对艾滋病的无知和偏见,表现为对患者的疏远和冷漠,甚至断绝关系,使患者处于孤独、无助的处境,出现敏感多疑、不知所措,总担心自己病情加重,无法治好。
;自卑、被歧视心理:艾滋病同其他疾病相比有其特殊性,它一直被认为与道德、伦理、法律有密切关系,容易使患者产生精神负担,怕家人、同事知道后瞧不起自己,并受到责备、歧视,惶惶不可终日,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以及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失落、疑虑心理:患者多为青壮年,住院后患者在其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兴趣、身体诱惑力和能力等方面均有失落感,从而自我价值感丧失,会变得心情沮丧。因此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敏感,听到别人低声私语,总认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疾病,常根据医生或护士的细微表现来猜测自己的病情。有疑虑心理的患者既不相信别人又会向别人询问许多问题,觉得必须警惕才不会受伤害。
;自罪心理:因为不少艾滋病是不洁性所交导致,由此患者产生精神负担和自罪感,加之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艾滋病患者普遍被认为是行为道德败坏甚至是穷凶极恶。不仅领导、同事、家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甚至断绝关系,而且某些医生不仅不关心反而冷嘲热讽,让患者产生被社会遗弃,罪不可赦,死有余辜的心里想法。这种心理不断积累发甚至展到极端,可致患者走向绝路:拒接治疗,自暴自弃,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或者出现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身心状况的效果分析;机体免疫功能;自尊及社会支持;情绪及生活质量;CD4+T???巴细胞计数已作为临床上评价机体免疫状态、用药指导和疗效判断的必须指标,也是开始预防机会性感染的标志[8-9],CD4+T淋巴细胞计数愈低,机体免疫功能损伤愈重,机会感染率越高,不良预后越差。
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最初用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目前是我国心理学界使用最多的自尊测量工具。
社会支持量表: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度。
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是在1988年 Stewartse研制的医疗结局研究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Cshort from, MOS SF )的基础上,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发展而来。;参考文献;[8] 胡新亚,陈菊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人文关怀[J].中国实病案,2012,7(11):121-123.
[9] 尹显贵.应对全球性AIDS的预防和护理工作的挑战[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9,l8(7):312.
[10]饶岁新.艾滋病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1):616.
[11]胡佩诚.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220-239.
[12] 孔庆新. 心理护理对HIV 感染者抑郁状况的影响[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 9) :73- 74.
[13] 许日波. 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J]. 内科,2010,5( 2) :200- 201.
[14] 唐元冬,郭瑞燕. 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J]. 中外医疗,2011,30( 6) :177.
;感谢您的欣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