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鲜食甘薯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鲜食甘薯的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鲜食甘薯 fresh sweet potato 直接食用或蒸煮后食用的新鲜甘薯。 产地环境要求 选择无污染源、土地平整、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良好,pH值5~7,前茬未种甘薯、马铃薯等薯类作物的壤土或沙壤土。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 品种选择 根据甘薯市场供应需求,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薯皮光滑、薯形均匀美观的食用型甘薯品种。宜采用相同的品种,如栽插不同品种可采取分片单栽的方式。 栽培管理 整地起垄 整地施基肥 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深翻土,选择在晴天、土壤湿度较小时深耕,不应在土壤粘湿时耕作。耕翻深度34 cm~36 cm,晒田15 d以上。 深耕后犁耙,耙平耙细,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 000 kg~2 000 kg或施复XX30 kg。 起垄 起垄时垄形饱满肥胖,垄沟窄深,垄面平,垄土塌实,无硬心,垄高30 cm~40 cm,垄距90 cm~110 cm。 种苗 选取苗高25 cm~30 cm,茎杆粗4 mm~6 mm,5~7节,且节间密、节间长2.5 cm~3.5 cm、叶色浓绿、苗茎上无气生根,无病虫的顶段苗。, 栽植原则、时间 栽植原则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种植习惯适时早栽,宜当天剪苗,当天栽完。或剪苗后,放置阴凉避雨的环境中练苗2 d~3 d后栽插,栽插前可用70 %甲基托布X700~800倍液或50 %多菌灵500倍液浸泡种苗基部10 min~12 min。 栽植时间 选择阴天土壤较湿润时栽插,晴天气温较高时宜选择下午栽插。无浇水条件的地块,宜选择阴天土壤较湿润或雨前、雨后及时栽插。 XX北及高寒山区5月下旬~6月下旬栽植。 XX南及桂中地区7月份栽植。 桂南地区7月下旬~8月中旬立秋前后栽植。 栽植密度 单垄单行种植,行距90 cm~110 cm,株距20 cm~25 cm,每667 m2种植2400~3700株。 栽植方法 采用水平插或斜插,栽插时苗入土3~4节,苗尖露出土面2~3节。栽后淋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查苗补苗 栽后5 d~7 d内及时查苗,发现缺苗立即补栽,栽后淋足定根水,再覆一层干土,成活后施偏肥。 施肥管理 施肥原则 采用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和后期酌情补施,氮、磷、钾肥合理配施的施肥原则。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第一次追肥 甘薯结薯期(栽插后25 d~40 d)及时追肥,每667 m2施复XX(N:P:K=15:15:15)25 kg~35 kg,硫酸钾15 kg~25 kg,苗较弱时,每667 m2可配施尿素5 kg~10 kg,采用条沟施肥法,在平行于种植沟的垄面上,距薯苗根部10 cm~15 cm处开条沟施入,然后盖土5 cm。 第二次追肥 栽插90 d~100 d后,如叶片落黄早衰,每667 m2可用浓度0.2 %的磷酸二氢钾和0.5 %的尿素溶液75 kg~100 kg进行叶面追肥,每隔7 d喷1次,喷施1~3次。 水分管理 及时排涝降渍。栽插后20 d内保持土壤湿润;分枝结薯期(30 d~40 d),干旱时灌浅水;薯块盛长阶段(60 d~100 d),遇干旱应及时喷淋;在收获前15 d~20 d,停止灌水。 中耕培土除草 第一次除草在甘薯栽插后次日进行,喷除草封闭剂如精-异丙甲草胺等。 第二次除草可在甘薯第一次追肥时,结合除草、中耕和培土,培土后将薯蔓轻放回原位。 提蔓断根 当甘薯茎叶基本覆盖垄面后,不要扯动薯藤,当茎蔓滋长新根,适当提蔓断根,轻放回原位,不可翻乱茎叶的原有正常分布。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体现可持续植保的理念,协调运用综合防治技术,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辅助以安全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达到有效、安全、经济和环保的目的。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脱毒种薯种苗进行生产。 采用高剪苗种植,剪苗前,对剪刀或镰刀等剪苗工具进行消毒,剪苗后集中对伤口再次进行消毒。 发现有病害植株及时拔除并销毁。 甘薯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处理残株落叶及漏收的甘薯;清除杂草,冬耕灭虫;合理轮作,宜采取水旱轮作,不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料。 采用深耕深种

文档评论(0)

五金小能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