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沉箱.pdf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9 节 沉箱背后抛石棱体、倒滤层、袋装砂围堰和回填砂施工 1.工程概况 1.1 该工程墙后回填包括 10 ~100kg 块石棱体、二片石垫层、土工布、 混合倒滤层、袋装砂围堰及回填砂。工程数量见下表 项目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抛石棱体 10 ~100kg m3 161760 二片石 m3 33777 混合倒滤层 m3 36274 回填砂(中细砂) Φ≥28°、含泥量≤5% m3 500690 强力长丝无纺布 单位面积质量≥400g/m2 m2 4574 袋装砂围堰 m3 13195 1.2 沉箱背后填石料来源为:中山市南朗镇石场。沉箱背后填中细砂来 源为:舢板舨州,该采砂场生产规模为 280 万 m /年,满足施工需要。 3 2.施工工艺流程 棱体抛石 抛二片石 抛混合倒滤层 沉箱背后及接缝处铺设土工布 袋装砂围堰、抛填中细砂 中间验收 3.施工工艺及方法 3.1 施工安排 墙后回填根据结构和工程内容采取纵向分段、纵向断面形成阶梯流 水的施工方法进行。横向由墙后向岸方向填筑,防止淤泥挤向护岸墙后。 3.2 抛填测量控制 抛填工程测量主要是水下测量,根据施工控制网完成平面控制和高 程控制(见第 6 章 施工测量及试验控制)。 3.3 抛填主要施工工艺 墙后回填工程主要采用 2 种施工工艺组合抛填,墙后回填块石棱体 采用 300 ~500m 的自航铁驳船;墙后回填二片石、碎石、中细砂采用 3 1000m 舱驳 +皮带机,其中中细砂在 +1.9m 标高以上采用水上来料后 3 二次倒料,陆上用自卸汽车运输,反铲分层抛填。 3.3.1 第一种施工方法(1000m 驳船 +皮带机) 3 本工程使用 1000m 驳船,船上配置皮带机 1 台,该工艺共需回填 3 二片石、碎石、中细砂 570741m 。 3 抛二片石、碎石、中细砂时从护岸一侧开始,断面全部抛填完成后 移至下一个船位继续施工。 中细砂抛填至 +1.9m 标高后在沉箱上部铺筑袋装砂围堰至+5.8m 标高,袋装砂围堰铺筑后续继回填中细砂。袋装砂围堰由水上运输至现 场 ,人工分层码放。 3.3.2 第二种施工方法(定位方驳 +300 ~500m3 的自航铁驳船),适用 于抛填块石棱体,施工方法同基床抛石。抛石棱体-17.0m 标高以下的块 石和基床抛石一同进行。 棱体石抛填使用方驳定位,铁驳停靠定位船舷侧,定位船均沿护岸 方向驻位。 定位方驳顺轴线布置,采用已安装的沉箱为参照物定位。抛棱体时 铁驳靠护岸侧驻位,每个断面约抛 2 ~3 驳。 实际抛填前要通过试抛测出抛填后实际断面情况。 用已安装的沉箱为参照物拉测绳进行位置测量,用测深水砣测标高 与设计断面进行校核,以指导补抛和校正。 坡面抛理后,由测深水砣结合测深仪进行测量,与设计断面比较

文档评论(0)

p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各位下载,保存收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