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安市特色分析第1页/共53页第2页/共53页引言西安,世界闻名的古都,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经有十三个王朝先后在此建都,是中国古代城市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历史王朝,不仅为西安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为西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鲜明的城市特色。西安3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实际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的发展史。然而,今天的西安正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面临着严重的特色危机。而且城市面貌还有进一步趋同的势头,地域文化、城市文化的特色和多样性正逐渐衰微和消亡。第3页/共53页分析从五方面入手:一、自然地理环境二、空间格局三、文物古迹四、历史街区五、建筑特色和建筑风格第4页/共53页一、自然地理环境——山环水绕第5页/共53页山脉:南有秦岭逶迤向东,并有骊山一脉回首眷顾呈环抱之势。秦岭骊山第6页/共53页水系:西安北临泾河、渭河,另有浐、灞、涝、沣、滈、潏诸水,纡徐委蛇,经流区内,形成了“八水绕长安”和“八水进长安”的格局,为西安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造就了富饶的关中平原。第7页/共53页由于具备了这些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西安也就不仅仅是一座适合人类聚居的城市,而是具有“沃野千里,四塞已固,形胜之地”特点的帝王之都气象,因此才有历史上的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才使得西安拥有“长安自古帝王都”美誉。第8页/共53页二、空间格局西安31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也在空间上留下了清晰的印记。无论沣河两岸的西周丰、镐二京,强秦的咸阳宫、六国宫室以及绵延百里的阿房宫,还是汉长安城,盛极一时、规模空前的隋唐长安城,以及空间格局保留至今的明清西安城,无不记载着西安城市的发展轨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清之前的西安城市在地面上的建筑物、构造物及其他有形遗存消失殆尽,其空间格局只能通过我们对各个时期的都城遗址不断发掘与考古推测而逐步加以认识。西安市的发展,以明清西安府城为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边缘不断向外扩展,形成了规模数十倍于明清西安府城的城市范围。明清西安府城的城市中轴线和明清格局得以保留和继承,形成了今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参照系。第9页/共53页西安市空间格局从两方面简单介绍:1、区域空间格局2、路网格局第10页/共53页区域空间格局西安当前的区域空间格局为:一个主核心,一个副核心,以主要交通线为放射轴的放 射线多圈层”空间结构。一个主核心为西安,一个副核心为咸阳;多圈层包括核心区、紧密区、辐射区、影响区,各圈层之间以三条主轴、五条副轴为发展纽带,共同带动西安地区发展。第11页/共53页路网格局目前西安已初步形成一绕城、一高架、三横、三纵、三环、八辐射的路网格局。一绕城,指的就是目前的绕城高速路;一高架,指的是高架快速干道;三环,即环城路、二环路和三环路;八辐射,即以西安为中心,向外辐射出的连接道路。西安的空间格局在不断发展,但是,城市的扩展给位于边缘区的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会带来很大的威胁,为了减小损失与破坏,应该进行多方面考虑和规划。第12页/共53页三、文物古迹 辉煌的历史给西安留下了丰厚的馈赠,遍布城郊的文物古迹是西安古老历史的最直接体现。钟楼几乎已成了城市中心的代名词;城墙虽然早已不再是城市的边界,但在广大的三秦儿女的眼中依然是划分“城里”、“城外”的天然界限;大、小雁塔则令西安人时时追忆起大唐盛世曾经的辉煌。当各处的传统风貌正在日渐消失时,西安的历史个性、城市魅力、独特印象更多地转移在丰富的文物古迹资源上,这些文物古迹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这是一座千年古都。这些文物古迹也是城市空间塑造的重要基础,成为西安的城市空间中一个个坐标和时间节点。第13页/共53页1、钟楼西安钟楼是西安城内具有民族风格的古代建筑物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所遗留下来的许多钟楼中修建得最好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它的修建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高度建筑艺术水平和卓越的创造才能。钟楼由地平至宝顶通高36米(包括基座高8.6米),其基座为正方形,每边长35.5米,面积为1377.64平方米。基座的四面正中各辟有通往四条大街,高、宽各为6米的拱券形洞门穿道。第14页/共53页 钟楼的整个造型像一件扩大了的工艺品。由于它处于四条大街的交叉处,故采用了四面统一集中的形式,无论从四条街的那一角度来看,都是完整的。坚实平稳的砖台基座和上部四面空透带柱廊及玲珑剔透的木结构楼阁形成了鲜明的虚实对比和体型上的对立统一。横向比例的台基座和上面楼的三重横飞檐组成的横向呼应与支撑着飞檐的一排排垂直的柱子形成的以横为主的竖横交织,使人们在欣尝这座建筑时,感到视线的横向扩大是无穷的。直入青云的绿色琉璃瓦的四面坡攒尖顶和攒顶下面的三层横向绿色琉璃挑檐的逐层向上收进,显示出楼身的层次分明和高大宏伟。第15页/共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