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共35页临终关怀的护理终稿第2页/共35页主讲内容临终、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临终关怀的护理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现状临终关怀对医护人员要求第3页/共35页临终的定义临终患者:临终患者是指医学上已经判定在当前医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治愈无望、估计在6个月内将要死亡的人。 孟宪武,崔以泰.临终关怀(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美国:6个月以内日本:2~6个月英国:1年以内中国:10个月内“社会沃母”理论:即人生命的诞生必须在母体子宫经过10个月围产期的母体呵护,当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同样需要在社会子宫经过10个月围终期的社会关怀。第4页/共35页临终关怀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是由多学科、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使临终病人缓解极端的病痛,维持其尊严,得以舒适安宁的度过人生最后阶段;同时使家属得到支持和鼓励并能静心协助病人,共同度过难关,并缓解失去亲人后的痛苦和悲伤,重建生活的信心。孟宪武,崔以泰.临终关怀(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第5页/共35页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中世纪hospice收容所,救济院,为僧侣所设由宗教团体管理的旅客之家在阿尔卑斯山一带,提供隐蔽及招待来往旅客的地方第6页/共35页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引申义以家庭为中心的照顾模式,为协助慢性病患者在其临终时期,仍能舒适的维持满意的生活方式。是对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护措施。第7页/共35页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人:桑德斯博士1967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的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费临终关怀院”。1971年美国出现了第一所临终关怀病院。中国1988年7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 。同年10月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第8页/共35页中国临终关怀的发展中国临终关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理论引进了研究起步阶段 自1988年5月到1991年3月宣传普及和专业培训阶段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全面发展阶段。第9页/共35页临终关怀的意义1.临终关怀符合人类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2.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3.临终关怀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的崇高4.临终关怀是我国卫生保健体系自我完善的社会系统工程第10页/共35页临终关怀的对象不可逆转的慢性疾病终末期急症临终病人{突发的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各种疾病的各种危象第11页/共35页临终关怀组织形式和理念组织形式专门的机构居家照料综合性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综合医院里附设临终关怀病床理念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尊重临终患者的尊严和权利注重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第12页/共35页临终关怀的目标舒缓末期病人的焦虑与沮丧维持病人的舒适及自我照顾的能力控制疼痛及其他症状帮助和指导病人实现未完成的心愿希望病人在接受临终关怀后,能够有尊严地去世预防丧失亲人的悲哀反应。第13页/共35页尊重人,尊重生命不蓄意延长或缩短病人的生命关注病人的生活质量与病人共同面对死亡尊重临终病人的权利家属也是临终关怀的对象临终关怀服务哲理第14页/共35页以照护为主的原则适度治疗的原则满足心理需要的原则整体服务的原则人道主义的原则临终关怀的原则第15页/共35页 临终病人的躯体症状临终病人的护理循环功能减退呼吸功能减退3.胃肠道蠕动逐渐减弱4.肌肉张力丧失5.感知觉和意识改变 疼痛7.进入濒死期皮肤苍白、湿冷、大量出汗、发绀、脉搏细速而规则,逐渐变弱而消失;血压降低甚至测不出,心尖搏动常为最后消失。呼吸表浅,频率由快变慢,深度由深变浅,出现呼吸困难、潮式呼吸、张口呼吸等,最终呼吸停止;如有分泌物积聚在支气管内,可引起痰鸣音及鼾声呼吸病人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等;因进食减少,可出现口干、口腔黏膜溃疡,严重者脱水。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被动体位,肢体软弱无力,面部呈希氏面容,外观消瘦、面部铅灰、眼窝凹陷、双眼半睁半闭、下颌下垂、嘴微张视觉逐渐减退由视觉模糊发展到只有光感,最后视力消失,眼睑干燥,分泌物增多;听觉常在最后消失;意识改变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等病人表现为烦躁不安,皱眉、咬牙、呻吟、哭泣、尖叫等,可影响睡眠;血压及心率改变,呼吸变快或减慢,瞳孔放大,骨骼肌紧张。病人各种反射逐渐消失,肌张力减退、丧失,呼吸急促、表浅、呼吸困难。出现潮式呼吸、间断呼吸;脉搏快而弱,血压降低逐渐消失,皮肤湿冷;通常呼吸先停止,随后心脏停止跳动第16页/共35页接受阶段协议阶段抑郁阶段愤怒阶段否认阶段“是的,就是我,但是……”“不,不会是我!那不是真的”“我准备好了”“为什么是我?”“好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