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与抢救.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脏性猝死与抢救第1页/共34页 心脏性猝死第2页/共34页 湘雅二院心内科欧尽南第3页/共34页 定义在没有预先致命因素的情况下,患者在短时间内因心脏的原因而发生意外的自然死亡注意!从症状发生到死亡的时间为1小时关键词:自然 无法预料 快速第4页/共34页 流行病学 发生率:美国每年有30-40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如果将猝死定义为症状开始2小时内的死亡,则12%的自然死亡为猝死,其中88%是心脏病引起的,而且50%为冠心病年龄因素:一般来说与年龄成正比,但在冠心病中与年龄成反比性别因素:猝死的发生率男性大于女性第5页/共34页 猝死的常见病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先天畸形瓣膜性心脏病Q-T延长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传导系统病变心肌病第6页/共34页 危险因素左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一次以上心梗急性心肌缺血诱导性心律失常复杂性室性异搏心律有心脏猝死的家族史心脏性晕厥左室肥厚吸烟第7页/共34页 触发因素心肌缺血/再灌注电解质紊乱缺氧酸中毒强烈的自主神经波动:印度伏度教“致死的诅咒”体力活动:有规律的活动可预防冠心病;剧烈的体力活动触发室颤第8页/共34页 心脏性猝死会发生吗?基础心脏疾病+危险因素 }—心脏性猝死基础心脏疾病+触发因素第9页/共34页 猝死的类型心跳聚停时,虽然心脏丧失了泵血功能,但心电和心脏机械活动并不完全终止,根据心脏电机械活动情况将心跳猝停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室颤 缓慢无效的室性自主心律 心脏或心室停顿第10页/共34页 心脏猝死的机制各种原因→ 心脏神经功能紊乱、心肌细胞缺氧酸中毒→心肌细胞膜不稳定→膜两侧电解质离子浓度失常[Na、 K 、Ca]→各种心律失常或电机械藕联丧失→心脏停跳第11页/共34页 猝死的复苏与抢救猝死有可能发生于任何时间任何场所,尽早的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有人提出生存链的概念,即:早期进入医疗服务系统→早期心肺脑复苏→早期除颤→早期高级心脏生命支持第12页/共34页 心肺复苏的程序[ABCDEFGHI]第13页/共34页 初期复苏或基础生命支持(BLS)A:Airway(通畅的气道)B:Breathing(人工呼吸)C:circulation(人工循环)第14页/共34页 二期复苏或进一步生命支持(ALS)D:Drugs(复苏药物的使用)E:ECG(心电监护)F:Fibrillation(电除颤)G:Gauge(诊断与评估)H:Hypothermia(降温)第15页/共34页 后期复苏或持续生命支持(PLS) I:Intensive care(以脑复苏为重点的加强治疗)第16页/共34页 心肺复苏措施的具体实施第17页/共34页 识别心跳猝停的指标:意识丧失+大动脉波动消失呼救:与初期复苏同时进行实施CAB:C:拳击心前区(产生5焦耳电能)→胸外心脏按压(胸内压的改变使血液流入和流出心脏)要点:硬板床 频率 部位 力度 姿势第18页/共34页 A:尽快疏通气导B: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空气的氧浓度为21%,人呼出的气体为15.5%)要点:与心脏按压的比率为15:2 姿势 注意胸部的有效起伏第19页/共34页 进一步生命支持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潮气量为10ml/kg 频率12-18次/分D: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利多卡因、阿托品、肾上腺素、胺典酮、洛贝林、可拉明、血管活性药物等) 给药途径:静脉内(剂量准、快) 气管内(简便但剂量大)第20页/共34页 F:除颤 短暂电流通过心脏→心脏瞬时间同时除极→恢复窦性心律要点:时间早(3分钟内,每过一分钟,复转率下降7%-8%)剂量(首剂200J 二次300J 再次360J 最大小于400J)位置(锁骨下锁骨 中线处和心尖外侧腋前线)导电剂的使用(要求均匀)第21页/共34页 E:持续心电监测与评估(G)惯穿抢救过程的始终第22页/共34页 后期复苏(持续生命支持)H:降温脱水激素的使用改善脑循环药物的使用 第23页/共34页 降温 体温每下降一度则基础代谢率下降5%,常使用冰帽使头部温度保持在28摄氏度、肛温30℃,必要时行药物人工冬眠,目的是使脑(能量代谢降低)降低氧耗量,保护脑细胞。要求:尽早、降温深度达要求、降温时间适宜(至听力恢复为止)第24页/共34页 脱水 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差,缺氧性脑水肿可在心脏停搏后数小时内发生,2-7天达高峰,因此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和预防因缺氧、酸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