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全套课件.pptxVIP

中国美学史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全套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美学史;课程介绍;讲授大纲;第六讲 汉代经学美学之 “易”“诗”“乐” 第七讲 汉代诸子美学之 “形神”“天人”“元气” 第八讲 魏晋玄学美学之 “言意之辩”“声无哀乐” 第九讲 六朝绘画美学之 “传神”“气韵生动”《画山水序》 ; 第十讲 禅宗对美学的影响 第十一讲 唐宋美学之三教合一: 柳宗元、苏轼 第十二讲 理学中的美学观念 第十三讲 心学中的美学观念 第十四讲 神韵、性灵、格调 第十五讲 传统与现代的转折: 王国维的美学 ;参考书目;第一讲 绪论:必要的理论与历史准备;一,美学与美学史; 哲学之堂奥;美学在哲学中的位置;美学的主要问题;中国美学与中国哲学;中国美学与文艺理论;二,中国学术与文学史举要;三,中国艺术史举要;;;四,文献与方法;第二讲 先秦儒家美学之孔子;一,礼乐与早期经教;六艺、四术与六经;《礼记 · 经解》(节选);古之人其備乎!配神明,醇天地,育萬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於本數,係於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其明而在數度者,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多能明之。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其數散於天下而設於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徧,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 ——《庄子·天下篇》 ;二,孔子的生平与学术;讲 学 图;三,孔子的美学思想;四,儒家美学传统之奠基;第三讲 先秦儒家美学之孟、荀;一,孔子后儒家的发展与孟荀异同;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鄧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孔、墨不可復生,將誰使定世之學乎﹖ ——《韩非子 · 显学》;二,孟子的美学思想;二,孟子的美学思想 1,孟子美学的概括 2,人性的普遍性 3,四端 4,牛山之喻 5,中和 6,充实之谓美 7,孟子人性美的意义;三,荀子的美学思想;二,荀子的美学思想 1,孟荀异同 2,人性恶 3,性与伪 4,两种途径 5,心与性 6,虚一而静 7,化性起伪为美 8,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第四讲 先秦道家美学之老子;一,道家的起源;《国语·楚语》: 楚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庙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絜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 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蒸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 《汉书·艺文志》: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纪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文档评论(0)

鑫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