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资料讲解
以下仅供参考,计算题什么的没有就不
要在意啦
重要概念
1.环境污染:由于⼈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扰乱和破坏了⽣态系统和⼈们的正常⽣活和⽣
产条件。
2.优先污染物:由于化学污染物种类繁多,世界各国都筛选⼀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的污染物优先
进⾏控制,称为优先污染物。
3.污染物的转化: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的作⽤改变存在形态或转变为另⼀种物质的过程。
4.环境效应:⾃然过程或⼈类的⽣产和⽣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变化,谓之环
境效应。
5.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的空间位移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6.光化学烟雾(洛杉矶烟雾):含有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次污染物的⼤⽓,在阳光照射下发⽣光化学反应⽽产⽣⼆次
污染物,这种由⼀次污染物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7.伦敦烟雾(硫酸型烟雾):由于燃煤⽽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以及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污染现
象。
8.酸⾬:指通过降⽔,如⾬、雪、雾、冰雹等将⼤⽓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的过程。
9.温室效应:⼤⽓中的CO2吸收了地⾯幅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之中,从⽽使⼤⽓温度升⾼,这种现象叫做温室
效应。
10.光化学反应:分⼦、原⼦、⾃由基或离⼦吸收光⼦⽽发⽣的化学反应。
11.⽔体富营养化:指⽣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量进⼊湖泊、河⼝、海湾等缓流⽔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物迅速繁
殖,⽔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物⼤量死亡的现象。
12.⾟醇-⽔分配系数:化学物质在⾟醇中质量和在⽔中质量的⽐例。
13.凝聚:胶体颗粒由电介质促成的聚集。
14.絮凝:胶体颗粒由聚合物促成的聚集。
15.决定电位:若某个单体系中的含量⽐其他体系⾼得多,则此时该单体系电位⼏乎等于混合复杂体系的PE,称之为“决定电
位”。
16.电动点位:在⾮活动性离⼦层与液体间的电位差。
17.热⼒点位:决定电位层与液体间的电位差。
18.⽣物浓缩因⼦(BCF或K B):有机毒物在⽣物体内浓度与⽔中该有机物浓度之⽐。
19.共代谢: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唯⼀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物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
降解,这种现象称为共代谢。
20.活性酸度:⼟壤的活性酸度是⼟壤中的氢离⼦浓度的直接反映。
21.潜性酸度:来源是⼟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根据测定⼟壤潜性酸度所⽤的提取液,可分为代换性酸度和⽔解酸
度。
22.锁定:⼟壤环境中污染物由于与⼟壤颗粒相互作⽤,⽣物有效性下降,被称为锁定。
知识点
1.环境效应的分类
答:⾃然环境效应和⼈为环境效应。
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2.⼤⽓垂直递减率,Γ0,=0,0的判断
答:Γ0,在对流层;Γ=0,是等温⽓层;Γ0,是逆温⽓层。
3.⼤⽓中NO转化为NO2的途径
答:①NO+O3→NO2+O2
②RH+HO·→R·+H2O
R·+O2→RO2·
NO+RO2·→NO2+RO·
4.⼤⽓层结构及⼤⽓层各层的特点
答:(1)对流层:①⽓温随着海拔⾼度的增加⽽降低;
②密度⼤,⼤⽓总质量的3/4以上集中在对流层;
(2)平流层:①空⽓没有对流作⽤,平流运动占显著优势;
②空⽓⽐对流层稀薄的多,很少出现天⽓现象;
③平流层的温度随着海拔⾼度的增加⽽增加;
(3)中间层:①温度随海拔⾼度的增加⽽迅速降低;
②对流运动⾮常激烈;
(4)热层:①温度随⾼度增加⽽略有增加;
②空⽓极为稀薄,其密度⼏乎与太空密度相同;
③⼤部分分⼦发⽣电离;
5.⼤⽓中的主要污染物
答:含硫化合物:SO2、H2S ;含氮化合物NOx:NO、NO2、N2O;含碳化合物:CO、CO2、碳氢化合物(甲烷、⾮甲烷
烃);含卤素化合物:简单卤代烃、氟氯烃类(CFCS)。
6.⼤⽓中唯⼀已知O3的⼈为来源
答:NO2的光解:NO2+hν(λ420nm)→NO+O·
O·+O2+M→O3+M
7.⾃由基反应的分类
答:单分⼦⾃由基反应、⾃由基——分⼦相互作⽤、⾃由基—— ⾃由基相互作⽤。
8.⼤⽓颗粒物的三模态及分别的粒径特征
答:Aitken核模: (空⽓动⼒学直径)D p0.05µm;
积聚模:0.05µm
粗粒⼦模:D p2µm
9.什么是粗粒⼦和细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