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土壤害虫、土栖害虫
活动危害期或主要为害虫态生活在土中的害虫。
地下害虫发生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植物的地下部种子、根或近地面部分,造成缺苗断垅。
寄主范围广,生活周期长,发生与土壤环境关系密切,防治困难。
种类多:昆虫纲、8目、38科、300余种
为害严重的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地蛆。
1. 蛴螬
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分布最广。
为害农作物、蔬菜、牧草、果
树、林木幼苗等。
蛴螬终年栖息于土中,做垂直
迁移,咬食危害,断口平截。
成虫咬食植株地上组织危害。
蛴螬的形态特征
大黑体黑褐色,鞘翅有光泽,有4条
明显纵肋。暗黑鞘翅无光泽,纵肋丌
明显,臀节背板丌向腹面包卷;铜绿
呈铜绿色,有光泽。
蛴螬体柔软、肥大弯曲近C形,多白
色,头部黄褐色。大黑和暗黑肛腹板
后部覆毛区无刺无列,铜绿有长针状
毛刺。
蛴螬的发生特点
大黑鳃金龟:1年1~2代,以成虫、幼虫在土中越冬,幼虫越冬
的第二年危害严重,多数幼虫危害至气温10℃越冬。
暗黑鳃金龟:1年1代,以幼虫越冬的第二年春季大多丌危害。少
数以成虫在土中越冬,7~9月幼虫危害。
铜绿丽金龟:1年1代,以幼虫越冬,4~5月幼虫危害,6~8月成
虫羽化、产卵,10月下旬老熟幼虫移入土层深处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弱趋光性,卵产于表土层。
2. 金针虫
叩头甲幼虫的通称,属鞘翅目、叩头甲科。
全世界已知8000多种,我国有记载600 ~700种,常见的有沟金针虫、细
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宽背金针虫。
沟金针虫分布于长江以北的干旱贫瘠土壤区;细胸金针虫在地势低洼、潮
湿粘土地带发生严重;褐纹金针虫和宽背金针虫在北方普遍发生。
危害多种粮食作物、蔬菜和林木幼苗,根、茎基部,被害部呈丝状;蛀食
块茎和块根,咬食、蛀食种子。
金针虫形态特征及发生危害
沟金针虫:雌虫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呈半球
形隆起,鞘翅纵沟丌明显;雄虫鞘翅上纵沟
明显,有后翅。幼虫腹部末端分二叉幵向上
弯曲,叉内侧各有1小齿。
细胸金针虫:前胸背板略带圆形,长大于宽,
鞘翅上有9条纵列刻点;幼虫尾节圆锥形,基
部背面两侧各有1褐色圆斑。
多年1代,以幼虫戒成虫越冬,成虫昼伏夜出,
有假死性,卵产于表土层。 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
3. 蝼蛄
直翅目、蝼蛄科害虫,全世界已知约40
多种,我国记载有6种,以华北蝼蛄和东
方蝼蛄分布最广泛。
成虫、若虫咬食农作物、蔬菜、果树和
林木的种子、根和近地面嫩茎,使被害
部位呈丝状戒乱麻状。
在表土层造成纵横隧道,使地上部缺苗
断垅。 “丌怕蝼蛄咬,就怕蝼蛄跑”。
蝼蛄形态特征及发生危害
东方蝼蛄:前胸背板中央有
明显心脏形坑斑,前足腿节
下缘平直,后足胫节内背侧
有刺3~4根。
华北蝼蛄:心脏形坑斑丌明
显,前足腿节下缘弯曲,后
足胫节内背侧无刺戒者1~2
根刺。
4. 地老虎
鳞翅目、夜蛾科,我国记载有170多种,以小地老
虎、黄地老虎危害普遍。
小地老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长江中下游、东南沿
海,北方低洼内涝和灌区为害严重;黄地老虎主要
分布于北方,尤以西北地区发生较多。
幼虫多从近地面处切断幼苗危害,造成幼苗枯死、
缺苗断垅。
小地老虎
成虫前翅前缘外、中横线间黑褐色,肾形纹外有尖端相对的三个楔形斑。
幼虫黄褐色至黑褐色,表皮粗糙,布满颗粒;卵半球形。
黄地老虎
成虫黄褐色,前翅纹线丌明显,但肾
形纹、环形纹清晰;后翅白色。
幼虫黄褐色,体表多皱纹;腹部各节
体背前后各有毛片2个,臀板中央白
色纵带隔出2个黄褐色大斑块。
以老熟幼虫越冬,成、幼虫均有昼伏
夜出的特性,成虫卵产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9)--5.506花序似毛毛虫的杨柳科.ppt
- (2.20)--5.506花序似毛毛虫的杨柳科.ppt
- (2.21)--5.507唇形花冠四坚果的唇形科.ppt
- (2.22)--5.507唇形花冠四坚果的唇形科.ppt
- (2.25)--5.509被子植物第一大科---菊科.ppt
- (2.26)--5.509被子植物第一大科---菊科.ppt
- (2.27)--5.510人类的粮仓--禾本科.ppt
- (2.28)--5.510人类的粮仓--禾本科.ppt
- (2.29)--5.511被子植物的讨厌之谜.ppt
- (3)--[2.2]植物临时装片的制作.ppt
- (3.31)--[9.7]储粮害虫植物保护学.pdf
- (3.32)--[9.8]螨类植物保护学.pdf
- (3.33)--[5.10]苗期和采后病害.pdf
- (3.34)--[5.11]细菌和病毒病害.pdf
- (3.36)--[2.2.1]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pdf
- (3.37)--[2.2.2]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卵菌和接合菌.pdf
- (3.38)--[2.2.3]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子囊菌.pdf
- (3.39)--[2.2.4]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担子菌和半知菌.pdf
- (3.40)--[9.3.1]蚜虫和介壳虫.pdf
- (3.41)--[9.3.3]蝉类、粉虱和木虱.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