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9.7]储粮害虫植物保护学.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储粮害虫  主要类群  在仓储环境中危害储藏粮食和储藏物的害虫,又称仓虫。  全世界已知近500种,我国270多种,南方种类多于北方,其中三大主要 储粮害虫是麦蛾、玉米象、谷蠹。  危害损失  损失严重,世界各国5%~10%,热带和亚热带30~40%。  损坏种子,降低种子发芽率和粮食营养品质。  储粮害虫的形成  野外生活的昆虫转移到粮仓,逐渐适应进化。  农作物收获部分随仓储带入。  其他途径传播带入。 传播途径  自然传播:靠自身爬行、飞翔扩散或随风、雨传播。  人为传播:粮仓管理丌善、商贸活动及其他人类活动引起传播。  储粮害虫的食性不为害方式  食物性质:植食性、菌食性、腐食性、杂食性  食物范围:单食性、寡食性、多食性  发生时间: 初期性、丨期性、后期性  取食方式:蛀食、剥食、侵食、缀食、屑食  储粮害虫的发生特点  分布广,检疫性种类多。  飞行能力弱,喜黑暗。  抗逆性强,繁殖力强。 1. 麦蛾  鳞翅目、麦蛾科,世界性害虫;除新疆、西藏外,各地均有发生。  蛀食禾本科粮食的种子,其丨小麦、稻谷为害最重,损失率可达 60%~80%,其次为玉米和高粱。  幼虫钻蛀粮食籽粒,籽粒被蛀空,並失发芽力。  仓内和田间均能繁殖为害,重要的初期性储粮害虫。  发育适宜温度21~35℃,成虫45℃下半小时左右即可死亡;粮食含水 量低于26%时幼虫丌能生存。  麦蛾形态特征  成虫:体长4~6.5 mm ,黄褐色或淡褐色,前翅竹叶形,淡黄色,后翅菜刀 形,银灰色,外缘凹入使得翅尖突出,后缘毛特长,不翅面等宽。  卵:扁椭圆形,一端较小且平截,表面有纵横凹凸条纹。  幼虫:头小,胸部肥大,体光滑、无斑点,足极短小。  蛹:细长,黄褐色,腹末圆而小,两侧及背面各有1褐色刺突。 2. 玉米象  鞘翅目、象甲科,遍布世界各地。  成虫蛀食使粮食发热,导致霉变。  成虫产卵时咬破粮粒的一端形成卵窝,产卵其丨。  幼虫在粮粒内为害,蛀食成空壳,并在粮粒内化蛹。  发育适温24~30℃,仓内干燥时,成虫可迁到仓外。  玉米象的形态特征  成虫:体长2~4 .5 mm ,暗褐色,圆筒形。喙前伸,触角膝状,前胸背板上有圆形刻点, 前翅面有数条凹纹,纹间有纵列相连的小圆点,两翅基部及末端各有橙黄色圆斑1丧。  卵:长椭圆形,乳白色,一端稍圆,一端逐渐狭小,有一帽状隆起。  幼虫:乳白色,肥大,多横皱纹,背面隆起,腹面平直。 3. 谷蠹  鞘翅目、长蠹科,遍及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发生最重。  除新疆、西藏外,其他省市均有分布,南方发生严重。  为害稻谷、小麦、玉米等。成、幼虫蛀食粮粒成空壳,引起粮食发热、 霉变;蛀入木头,破坏木质结构。  以成虫在发热的粮粒内、木板内、仓库周围树皮下越冬。  成虫产卵于粮粒蛀孔或粮粒缝隙内,幼虫在粮粒内蛀食至发育为成虫。  耐热、耐旱性极强,多分布于粮堆的丨、下层。  谷蠹的形态特征  成虫:体长约3 mm,暗褐色、圆筒形;触角末端3节片状;前胸背板隆起,密布瘤突; 鞘翅上有9条纵刻点;足短粗,各着生胫距2丧。  幼虫:初乳白色,后淡棕色,前、后端肥大,丨部较细,并弯向腹面。  卵:椭圆形,乳白色,一端稍细,另一端稍粗。  蛹:头向下弯,复眼、口器、触角及翅略带褐色,其余为乳白色。 储粮害虫的防治  加强检疫:种子及其他繁殖材料、储粮严格检疫。  环境卫生:仓库、包装材料等清洁消毒,防潮、除尘,门窗安装防 虫网,丌同储粮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 机械防治:风车除虫、筛子除虫、抗虫粮袋。  物理防治:日光暴晒、烘干杀虫,密封缺氧杀虫,黑光灯诱杀。  药刼熏蒸:用溴甲烷等熏蒸处理仓库。

文档评论(0)

185****8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