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ptxVIP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pt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故知新1、分封制的目的、对象、特点、评价2、宗法制的目的、特点、评价3、早期国家的特点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全文共36页,当前为第1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变革的时代春秋:BC770—BC476年战国:BC475—BC221年BC256年,周王室灭亡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卒。因孔子所著《春秋》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全文共36页,当前为第2页。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前707年),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 ——《左传》春秋五霸(相继) 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何种矛盾的尖锐?试从政局、制度、阶级三方面,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哪些问题?战国七雄(并存)①矛盾:射王中肩:诸侯国君与周王间的矛盾; 三家分晋:卿大夫与诸侯国君的矛盾; 五霸七雄:诸侯国君相互之间的矛盾;②问题:政局: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君臣易位——礼崩乐坏; 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瓦解——制度弊端; 阶级: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贵族政治弊端。一、诸侯纷争——大动荡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全文共36页,当前为第3页。 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是争霸。主要的霸主包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各国以尊王为旗帜,建立霸业。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兼并。主要的大国包括: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各国以统一为目标,攻城灭国。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全文共36页,当前为第4页。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主要以什么形式进行?春秋与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有何不同? 春秋大国争霸战争旷日持久,中小国以及广大人民深受其苦。但也正是争霸战争沉重打击了西周以来的贵族统治体系,小国的被兼并换来了区域性的统一;竞争促使各国开始内政改革,重用出身庶民的贤能;时代也造就了齐桓、晋文、楚庄、秦穆、夫差、勾践等一大批富于开拓进取精神的领袖人物。——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全文共36页,当前为第5页。 战国时代,政治和战争的目的从争霸转而成为兼并。军队数量扩张,军事行动范围扩大,由步骑兵的野战包围战代替了车阵作战。战争的惨烈程度大大增加。春秋时代战争“文质彬彬”的色彩荡然无存。——《孟子離婁上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春 秋战 国主要形式争霸战争兼并战争特 点规模小、时间短、讲究礼节、程序、以阵地战为主。规模大、范围广、残酷性强、不讲礼仪规矩、以野战包围战为主。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全文共36页,当前为第6页。 材料: ……提到战争,人们往往与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等情况联系在一起……春秋时期便处于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当时诸侯林立,战争不断,大国争霸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但我们应该看到,战争的积极意义占据主导地位。战争打破了各族间原有的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马兴《春秋时期山西境内北狄的华夏化及其对华夏族的影响》 消极:社会长期动荡、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积极:有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促进了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民族认同的形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全文共36页,当前为第7页。 3华夏意识的拓展与延续华夏意识的建立天子诸侯诸侯北狄东夷西戎南蛮周人在克商之前,即自认是夏的继承者,表明周代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正统地位。周朝诸侯也以诸夏作为封建诸国的代称,来区别周人以外的蛮夷戎狄。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面对异族,周王室先通过婚姻,进行册封;再结合宗法与封建,将异族融入华夏文化,拓展华夏意识。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族国家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全文共36页,当前为第8页。 结合教材正文与地图,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华夏认同增强,华夏族分布更广泛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全文共36

文档评论(0)

扈三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教育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