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序起笔分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羲之《圣教序》原帖笔画起笔规律分析 《圣教序》的由来 唐代僧人玄奘法师西行取经 ,历尽千辛万苦,冒生命危险,才 到达印度。在他取经回归长安时,举国为之震动,太宗对于玄奘艰 苦取经的伟大精神非常感动,并谓 “胜朝盛事”,对于他在佛学方面 的成就,也极端推崇,于是在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敕命他在长安弘 福寺中,专门翻译梵经。并为其翻译的《瑜伽师地论》赐予序文, 这便是《圣教序》的由来。 《圣教序》成文以后,为了永垂后世,昭示天下,乃筹备将其 刻于碑石流传,又因为太宗皇帝深爱羲之书法,故大家认为这篇碑 文,非书圣王羲之书法 “不足贵”,然羲之乃晋人,不可再起而书 之,于是请弘福寺沙门怀仁担任集字拼文工作。 释怀仁原是一名擅 长王羲之书法的僧人,据说他还是王羲之的后裔,怀仁用集字的方 法以王羲之书法拼就《圣教序》全文。太宗为了方便怀仁的集字工 作,特地准许将宫中收藏的大批王羲之字迹供给钩摹缀集。 《圣教序》全文共一千九百零四字,其中包括唐太宗的序文、 高宗李治的一篇记和玄奘本人所译的一首经三个部分,怀仁经过了 长达二十四年的收集和拼凑、苦心经营,终成此碑。足见《圣教 序》乃王羲之书法之集大成也。此碑广采王书之众长,非常注重变 1 化和衔接,摹刻亦颇为精到,因此可以说, “圣帖”是从王氏书迹 中经过挑选合成的,足以代表王氏之书的精华,可称最佳典范。 同时我们也应知道,此碑毕竟是集字,细心观察,还是能发现 因原字书写的时间、年龄、情绪、气氛的差异,而笔势的连贯略失 自然,以影响全文的浑然和谐。对于这一点,临习者千万不可忽 视。 书写工具的选择 一、笔的选择:如用羊毫,不宜过长过软,如用狼毫,不宜过 粗过硬,也可用加健中、小白云。笔锋一般在一寸之内。要用锋颖 好的新笔,写秃了的笔不要用。总之,笔是宜小不宜大,锋是宜短 不宜长,笔杆是宜细不宜粗,毫是宜尖不宜秃。能够选择一枝合适 的笔,等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推荐使用—— 中狼尾 二、墨的选择:书画墨汁加水。水要用山泉或纯净水。加多 少,依墨的浓度而定,过少黏厚枯滞,拖不动笔;过多则肥烂稀薄 字无筋骨。因此首先得调好墨的浓度,笔蘸上去要由尖至根,不要 一下蘸得过多过饱。推荐使用—— 中华书画墨。 三、纸的选择:可以选择一些质地细腻、绵柔的纸,吸水量要 小些,如元书纸、报纸、仿古宣、熟宣、包装纸及一些书籍用纸均 可。推荐使用——元书纸。 四、《圣教序》字帖的版本推荐—— 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2 3 4 笔画起笔规律分析 5 6 7 8 9 收笔规律分析 10 11 12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