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北大朱滢注意.pptx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心理学北大朱滢注意第1页/共38页 第七章 注意第2页/共38页 信息加工方法核心思想:在分析心理活动(mental operations)把心理(mind)分解成不同的表征,探讨信息的形成、保持及转换。研究过程提出一个广泛的理论假设构造信息加工模型根据模型预测行为(反应时)测量数据与预测的比对第3页/共38页 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鸡尾酒会效应Cherry(1953)的双听实验第4页/共38页 Broadbent(1958)注意系统容量的有限性单通道模型第5页/共38页 Treisman(1964)提出衰减模型第6页/共38页 J. R. Deutsch和D. Deutsch(1963)提出反应选择模型),之后,Norman(1968,1976)支持这个模型并加以一定的修订。第7页/共38页 第8页/共38页 分散注意(divided attention)Kahneman(1973)在《注意与努力》(Attention and Effort)一书中提出注意能量分配模型。一些任务比另一些任务更需要注意资源总能量水平有限,但可增可减对注意能量的要求不超上限,可以一心几用注意能量分配有规则和策略第9页/共38页 第10页/共38页 实验证据双任务冲突(p185)心理不应期范式(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PRP)早期证明注意加工过程的资源有限性Pashler(1964)提出中央瓶颈模型脑功能成像试图找出神经机制注意的瞬脱效应(p185)注意的瞬脱效应是指在一系列快速呈现的刺激中,如果在第一个靶刺激(T1)出现之后的200-600毫秒之内呈现第二个靶刺激(T2),被试探测第二个靶刺激的能力会降低第11页/共38页 注意的控制作用刺激和反应的协同性范式Stroop 效应第12页/共38页 第13页/共38页 第14页/共38页 示例:请看到字后,尽快说出字的颜色红 功 红第15页/共38页 第16页/共38页 第17页/共38页 第18页/共38页 第19页/共38页 第20页/共38页 第21页/共38页 第22页/共38页 第23页/共38页 第24页/共38页 第25页/共38页 第26页/共38页 第27页/共38页 第28页/共38页 第29页/共38页 认知神经科学方法注意的认知神经科学定义注意是一个基于人体器官的系统,它建立在各种细胞和组织组成的生理结构的基础上,这些构造负责不同的功能,并都有自己的生理基础。第30页/共38页 注意的功能(p189)警觉功能持续性警觉与阶段性警觉定向功能Posner空间提示任务,图7-3执行控制功能第31页/共38页 注意功能的测量注意网络测验使用反应时间来量化注意网络加工的效率。被试任务是快速准确地对目标刺激的中央箭头的方向(左或右)进行按键反应。提示线索分为三种:无提示、中央提示、空间提示;目标因素分为两种:两侧与目标一致、两侧与目标冲突。被试注意的+字一直在屏幕中央,目标及侧翼干扰呈现在注视点的上方或下方,各为0.50的概率。扫描图7-4第32页/共38页 第33页/共38页 注意的神经网络扫描图7-5注意的网络警觉网络丘脑、额叶和顶叶定向网络顶上小叶、顶下小叶、额叶眼动区、上丘、丘脑枕核、丘脑网状核执行控制网络前扣带回、外侧前额叶多巴胺第34页/共38页 心理不应期范式人们同时操作两种相继快速的反应任务且两个任务呈现的起点时间间隔不同步(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简称SOA)时,通常发现随着刺激呈现时间间隔的缩短,任务1(T1)和任务2(T2)在加工时间上有较高重叠时,T2的反应时(RT2)会显著延长(Pashler,1994)。SOA缩短导致RT2延迟的现象即心理不应期(Psychologicalrefractory period,PRP)效应。心理不应期效应描述了两个反应时任务在呈现时间上很接近的情境下,两个刺激任务被同时加工或继时加工的现象,它的存在说明了人在加工重叠的双任务时,人的信息加工系统受瓶颈机制或受有限中枢能量分配不足限制的过程,这种限制被广泛地应用心理不应期范式加以研究。 第35页/共38页 第36页/共38页 第37页/共38页 感谢您的欣赏第38页/共38页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