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件:9-4全民守法.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019年4月10日,中国矿业大学在110周年校庆之际,向社会公开宣布其2008级校友吴幽捐赠1100万元人民币,支持学校事业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与吴幽签署了捐赠协议,并为其颁发了“中国矿业大学特别校务参事”及“中国矿业大学创新创业导师”聘书。这给吴幽带来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几年过去,因没能履行捐赠承诺,吴幽被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告上法庭,2023年1月开始,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消费。;;;; 近几年来,借助水滴筹、轻松筹、慈善直播等平台,我国网络慈善以其超越时空限制和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移动支付捐赠的优势,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慈善新业态。但“互联网+慈善”作为新业态,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网络诈捐、骗捐事件在网络慈善领域并不鲜见。个人求助中的乱象、筹款平台责任的缺失、法律规则的匮乏、公众法的意识的淡薄……“互联网+公益”的未来发展,需要靠多方力量形成合力! 【小组合作】 议学活动二:结合案例和生活经历,借助“全民守法”有关知识,谈谈如何破解网络慈善成长的烦恼。;;【诚信守法宣传我策划】 近几年,国家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通过《民法典》、《慈善法》等多部法律的制定、修改。如果你是学生会主席,准备在学校举办以“弘扬诚信法治精神,共建法治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制作一个活动方案。 要求: ①结合全民守法的知识,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②说明活动具体内容并设计有特色的活动形式。 (4个) ; 学法源于一点一滴 守法始于一言一行 在年少的逐梦园里 愿每一个少年的你 种下一颗法律的种子 植根于诚信的土壤 点滴言行,岁岁年年 少年归来,圆梦时分 诚信为本,坦荡人生 与法相伴,锦绣前程;; 吴幽如果享受了公益捐赠给他带来的良好声誉,却没有履行捐赠承诺或义务,那就是“不诚信”的行为,言行不一可以被视作“诺而不捐”。中国矿业大学据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值得称赞。 吴幽本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也违反了社会道德。因此,??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社会道德责任,同时也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校方:从人情上,虽然学校做法让很多人没法接受,觉得冷酷无情,但也并非不能理解。作为一个教育单位,凡事都是按照章程来办的,不会有人因私去专门处理对校友吴某的事情。而且捐款事情已经拖了好几年,迟迟没有结果。 受捐人起诉捐赠者的情况并不常见,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基金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值得称赞,对其它遭遇类似情况的基金会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在具体实践中,其它社会力量发起的基金会可能更加审慎地考虑诉讼对自己未来募集资金的影响。 首先伤害的是身处困境的受益人,公益事业捐赠通常会涉及“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这类具有基础性、紧迫性的慈善事业,捐赠人的随意反悔和不履行将会影响受益人的生活,也会让提前规划好的各项公益活动难以正常开展。“诺而不捐”更会损害大众对公益事业的信心,影响到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从而对公益事业产生怀疑。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条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