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府州县志资料来源的几点思考.docx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府州县志资料来源的几点思考 历史是通过史料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史料不仅是研究的基础,也是研究的对象。史学家的观点随着史料的发现而变化,史料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着史学研究的成果。明清府州县志,多是政府组织编纂的官书,是研究明清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是研究明清地方史与区域史的第一手资料。明清府州县志的资料来源,既是编纂方志的基础,又影响着志书的水平,也决定着其价值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府州县志的资料来源,既有共性,又有特点。详细剖析每一部明清府州县志的资料来源任务巨大,归纳、升华其认识,更不是短期就能够完成的。笔者只是选择性地对明清燕赵 一、 志书的资料范围 明清行政层级体系中的府,为省以下的行政区划,承上启下。府志,是以府辖区为记述范围的志书。府志相对于州县志来说,所涉及的区域广阔、人口众多、事务丛杂,难度比较大,因而不仅志书篇幅较大、编纂耗时较长,而且数量较少。府志的资料来源,不仅因时代而有不同特点,而且创修、续修与重修亦有所区别。 (一) 府志的资料来源 所谓创修志书,亦称为创辑、创始、新修、始修、首修等。指本地未有志书而修纂者,或是新增志书的门类,或是改换旧志门类名称等,都可以划在创修志书的范围之内。创修志书,有很多已经散佚了,流传至今的较少,并且有些所谓的创修志书并非名副其实。 有些后人视为创修的志书,其实并非都是第一部。如河间府志。就明朝来说,解缙等编的《永乐大典》中引用:“《河间府志》广盈仓,在府治前。” 作为创修府志的资料来源,既有相同之处,亦有相异之点。 有以传世、民间、方志文献等为资料来源者。如嘉靖十八年(1539年)奉知府郜相命纂辑《河间府志》的樊深认为:“河间,今王畿重地,其在辽金及胜国,戎马驰突,文献灭裂,识者慨焉。后虽有程氏旧刻亦仅成而未备,邝氏家集每欲备而未成,废缺相循,卒为坠典。”由此可见明代人编纂志书时收集资料的困难,樊深对于本文上述编纂的多部《河间府志》了解得不全面。这里所提到的“程氏旧刻”,当是指程敏政参与修订的成化《河间府志》20卷;“邝氏家集”,当是指明代任丘邝璠(1458-1522年)家族编纂河间府志的行为 有以传世文献为主、口碑资料为辅者。如表山带河、东西扼晋冀咽喉、南北守燕赵要冲的明代真定府,其山川、财赋、户口、风俗、人物等,散见于诸史的记载中,总括于《明一统志》的记述里,并未有单行本的府志传世。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真定知府唐臣得到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李仁、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刘瑶的支持,会檄大名府通判雷礼总纂府志。雷礼下功夫,“蒐故实,掇逸遗,参舆论” 有以志稿为主要资料来源者。作为明代左挹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的宣府,没有方志,其兴废沿革以及风俗人物的盛衰之迹无所稽考。景泰三年(1452年)十一月到七年(1456年)九月间,任职提督宣府军务右佥都御史的李秉,撰写宣府镇志稿 (二) 续修府志的体例 续修方志,又称续编、续补、续增、续志、续纂、增修、增补、补修、接修等。一般认为在旧志的基础上,拾遗补阙,校谬正讹,接续旧志门类编纂新志,是为续修 有以旧志资料为主、加以核查补充者。如果说人们视嘉靖《河间府志》为创修,那么按照其体例再修《河间府志》就可以说是续修了。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河间知府杜应芳说:“本府三长俱短,五难是虞,加之期会漙书,棼投猬集,窃有志而未逮焉。为此,合将旧郡志分頖各属长吏,遴萃文学,博诹故老,官给笔劄月资饩钱。缺者补之,纰者正之,信者传之,殽者辨之。通限三旬,汇送本府裁订,勒成此中一书。”至于“道路悠谬之谈,恍愡疑似之语,采摭既隘,挂漏尚多,是不详不核也,责在各属。非所笔而笔,非所削而削,誉毁怵志,史野交讥,是不赡不直也,责在本府” 有以旧志残本、援经据史为资料来源者。明永乐年间,曾编纂《永平府志》,历经百年已经残破。弘治十三年(1500年),永平知府吴杰告诉行人司行人、郡人张廷纲与滦州学正吴祺:“近得一编,历岁既久,传写舛讹,残缺尤甚,盍为撤旧而维新是图。” (三) 资料来源与编纂 重修方志,又称重辑、重纂、新修、新纂等,指旧志,因朝代革故鼎新而重修,或因贯通古今而重修,或因订谬正误、拾遗补缺而重修,或因新资料、新方法而重修,诸多原因不胜枚举。重修是方志编纂中的重要方法 有以传世文献为主要资料来源者。如正德《宣府镇志》以旧志稿为主要资料来源,旧志稿是叶盛“即所见闻裒集之” 有以远则用传世文献与近则用采访资料相结合者。同治十年(1871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修《畿辅通志》,并檄命府州县各修方志,先事采访。保定知府李培祜听取《畿辅通志》总纂黄彭年的意见,聘请正在编修《畿辅通志》的栾城拔贡张豫垲(原名惇德,号重斋)主持其事,“因用通志凡例,以纲统目”,因为“官牍年久无存,私家又罕纪载,难在无征”,因此,资料来源,是“远事征于书,近事征于册” 有以方志文

文档评论(0)

ss_accoun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文档制作,提供高质量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