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5 广东省地方标准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编 制 说 明 标准起草工作组 2022年10月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编 制 说 明 一、任务来源 任务来源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文件为《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下达2020年第一批广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粤市监标准〔2020〕463号),下达时间为2020年8月。 本标准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二、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 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五化”中的第一个内容,也是农业增效、节本和增收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水稻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食作物,其中机械化发展对节省劳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种植收益、确保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3.0×107公顷。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力成本显著增加,据统计,稻谷劳动力生产成本从2000年至2016年间上涨了近12.32倍。因此,发展轻简和高效的水稻种植技术成为现代水稻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种植效率高、适宜集约化或规模化等,能显著减少水稻生产成本,减轻生产劳动强度,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水稻产业节本增效等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我国水稻生产收益和粮食安全,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实施供给侧改革和提质增效策略。自2004年全国人大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行农机购置补贴以来,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2020年全国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以上,其中水稻机耕率和机收率分别达95%和85%,机种率平均已达50%。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水稻机械化达到了较高水平(耕种收机械化率达83.7%)。但机械化种植仍不高,仅53.89%,也逐渐成为制约水稻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今年3月1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扎实做好南方水稻机械化种植推进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立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目标任务,突出机械化移栽方式,多措并举加快补齐机种短板。我省农业机械化“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也将机插秧作为水稻机械化种植关键技术,以此全面提升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 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水稻常年种植在2800万亩左右,近年来水稻机械化种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促进水稻机械化种植,广东省人民政府2019年底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超过2470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到202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超过2600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 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20年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水稻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0.57.28%,其中机耕率、机种率、机收率分别达到98.3%、21.3%、92.1%。 相对于传统的丰产栽培技术,如人工插植或抛秧,水稻机械化种植仍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稳产性和丰产性不高,机械耕种收和稻草还田不规范,水、肥、药等利用效率低。生产中亟需对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进行技术配套和规范化操作,较好的实现水稻轻简和高效种植。我所自2012年起开始水稻机械化插秧及全程机械化的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在生产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推广。特别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具备很好的实际经验与成功案例。生产上迫切需要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标准来指导生产实际。但缺乏对广东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系统研究与技术集成,尚未形成完善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没有与其配套的标准技术体系来指导生产。因此,建立和制定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指导水稻生产,减轻水稻生产劳动强度,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水稻产业节本增效,加快推动水稻生产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主要遵从以下原则: 1、保持标准的先进性 结合我国国情采用国内先进标准,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国内同类技术规程标准的水平,在预期可达到的条件下,积极地把高要求的技术内容纳入标准,提高整体水平。 2、遵从实际原则 标准起草过程中,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水稻机械化发展的“短板”和滞后区域,因地制宜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全面提升水稻机械化的内在质量。同时,根据广东水稻生态和生产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规范。 3、与其他标准的协调一致原则 标准在起草过程中,充分调研了国内现有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内容、术语上尽量与其他标准保持协调一致。 编制过程 (一)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制定工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