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除氧器试验规程-编制说明.docx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PAGE 2 《GB/T除氧器性能试验规程》 (征求意见稿) 编 制 说 明 1 任务来源 《除氧器性能试验规程》是原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制订计划项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委托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本标准项目的组织起草工作。 2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除氧器性能考核验收程序,按照国际通用法则检验除氧器设计制造质量、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缺陷、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除氧器的除氧效果,从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意义在于提高我国除氧器性能试验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先进性。 除氧器是关系到火力发电厂设备和系统使用寿命及运行安全的关键设备,但是,长期以来国内不少电厂的除氧设备其热力性能或者除氧效果普遍达不到设计水平,严重影响后续设备安全和使用寿命。在我国新建火力发电机组投产验收中,特别是对于国外设备,很少对除氧器进行全面考核验收,其主要原因在于GB/T13922.4-92与国外同类标准存在较大差异,结果缺乏权威性。因此编制本标准。 3 编制过程说明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ASME PTC12.3-1997 《Performance Test Code on Deaerators 》制订。 本标准做了以下编辑性修改: ASME PTC12.3:1997原文3.3.4.2中传给凝结水的热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φ为进入除氧器的附加热负荷; 正确的表达式应为: ASME PTC12.3:1997原文表4.1中 CH3 Cl的分子量为119.39,正确的表示应该是50.48。 删除ASME PTC12.3:1997原文的‘前言’和‘引言’部分。 将ASME PTC12.3:1997原文中所采用非国际单位制的参数及计算公式,全部采用国际单位制或者转换为按国际单位制计算。 将ASME PTC12.3:1997原文中溶液浓度单位由原来的当量浓度改为法定的摩尔浓度。 本标准中章节和图表的排序与ASME PTC12.3:1997原文有所不同。 4 技术内容说明 本标准是以火电厂除氧器为研究对象,制定了火电厂除氧器性能试验的各项技术要求,供国内发电行业、 制造行业和试验研究机构等参照执行。 本标准技术特点在于: 采用误差分析理论。本标准对除氧器压力、溶解氧含量等主要性能参数均按照误差分析理论(PTC 19.1,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1985])严格进行不确定度分析。 试验结果分析实例。本标准给出了详细的除氧器性能试验结果分析实例,将极大地方便使用者更好地掌握标准。 严格、明确的性能参数的不确定度。本标准明确提出除氧器溶解氧试验要求的不确定度为±2.6μg/L;端差试验要求的不确定度为±0.6℃。 规范的除氧器性能试验程序。本标准给出了从试验准备、仪器仪表、试验方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报告编写等一整套的规范程序,从每一个环节入手,保证性能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丰富的资料性附录。本标准6部分附录,为从事除氧器试验的技术人员提供了正确使用规程的导则和技术支持,对需要辅助文件说明的规程部分增加了详细的说明。 5 标准水平 本标准等同采用现行国际标准,其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 6 预期效果 本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客观、准确地反映火电厂除氧器的运行性能,促进汽轮机热力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改善、提高国内火电厂发电机组的经济性,实现节能降耗、绿色发展的基本国策。 《BG/T除氧器性能试验规程》 (征求意见稿) 编 制 说 明 《GB/T除氧器性能试验规程》编制组 二〇一四年五月 《BG/T除氧器性能试验规程》 (征求意见稿) 编 制 说 明 《GB/T除氧器性能试验规程》编制组 二〇一四年五月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