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刘备集团的文化理念及其作用
蜀国何以兴?何以亡?前人有不少探讨。如:苏辙以为蜀亡是因为 “弃天下而入巴蜀”; [1]苏东坡在《诸葛亮论》中则以为“孔明之失,在不能收荆州,荆州不守,而克复中原之 机去矣!”; [2]王夫之则以为“以形势言,出宛洛者正兵也,出秦川者奇兵也,欲昭烈自率 公共出秦川,而命将向宛洛,失轻重矣。”。[3]这些观点多数是单一地参军事谋略角度去解 释。 咱们若是深一层去探讨这些军事谋略暗地里的思想动因,那末就不能不要涉及刘备集团的 文化理念问题。因为文化理念是一个组织的一路意识 ,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抽象,是对于 理想的目标模式及其实现大体途径和方式的一种信仰、 追求。文化理念一旦形成 ,就会成为 组织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成为组织行动的指导思想,从而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故此 ,探讨刘备集团的文化理念和其在蜀的兴亡中的作用,是超级成心义的。
一、刘备集体的文化理念的内涵
任何文化理念都是规律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体。一个成功的、具有壮大生命力的文化 理念,从规律性看 ,它必需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归纳和抽象 ,必经表现时局的要求 ,顺应历 史的潮流 ;从价值性看 ,它又反映了主体的价值组成、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标准。那 么 ,刘备集团从自身的利益、需要动身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审视、分析 ,提升了一个如何的 文化理念呢 ?
(一) “义”是刘备集团文化理念的核心内容?
一、“义”是时局的要求
东汉末年 ,外戚擅权 ,黄巾军农人大起义 ,汉室处于倾颓之势。 特别是董卓弄权以 后, 捍卫汉室、拯救汉室、振兴汉室天经地义成为各州郡官吏和地主豪强最大的“义”,这 是封建道德的重中之重。 “义”很快成为那时的文化潮流 ,也自但是然成为各方势力进行军 阀割据的最堂皇的旗号。试引述几例 :?
⑴“灵帝末,黄巾起,州群各举义兵” [4]
——各州郡虽然内图相灭,彼此倾轧,可是无一不是外托“义兵”之名。
⑵“初平之元,董卓杀主鸠后,荡覆汉室。 。。。。。人人皆得讨贼。于是,大举义兵, 名家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之会,万里相赴。”[5]-——董卓是“贼”,从大举义兵讨“贼” 的盛况可以看出, “义”在那时的号召力是何等的威猛。
⑶“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动”[6]——曹操处处、不时宣称自己起兵是为了天下, 是为了扶衰拯弱,自己是“义兵”。
⑷“今迎朝廷,至义也”,[7] “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诚因此时, 送 上以从民望 ,大顺也 ;秉至公以服雄杰 ,粗略也 ;扶弘义以致英俊 ,盛德也”[8]——在汉 帝流离失所的情况下, 奉迎天子无疑是那时最要紧、最大体的“义”。沮授和荀彧的观点是 那时超级普遍 ,也超级有代表性。
⑸ “汉室倾颓 ,奸臣窃命 ,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 欲信大义于天下”[9]—— 刘备那时疲于奔命 ,处处依附他人, 但他也打出了 “大义”的旗号。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 :“义”是那时汉末社会现实在文化价值取向上的一个 反映 ,一个客观要求 ,它顺应时局所指 ,也顺从民心所向。
二、 “义”是对历史的顺应
“义”不仅是那时社会现实的客观要求 ,而且也是对历史传统文化的一种顺应。
众所周知 ,整个东汉时期弥漫的文化思潮是谶纬神学——神化了的儒学。所谓的 “谶”,是一种用隐秘的语言预决吉凶。东汉光武帝刘秀就是大肆利用“刘秀出兵捕不道 , 卯金修德为天子”[10]的谶文来夺得皇位的。 所谓的“纬”,是对“经”而言 ,是由儒家们 用天人感应 ,阴阳灾异的学说对儒家经典进行穿凿傅会,演绎而成的神奇说教。刘秀即位以 后, 即命人整理校定图谶 ,并于中元元年(公元 56 年) “宣布图谶子天下”[11]。从此, 谶
纬神学被定为官方哲学,儒者争学《图纬》。在这种图谶纬经学浸淫下的东汉人,坚信“天 子受命于天,诸候受命于天子”[12]的“受命”说,从而对皇权的臣服与保护抵达了一个无 以复加的境界。正有因为有“光武、明、章之遗化”,才会浮现东汉末年“政治虽浊而风俗 不衰,至有触冒斧铖,僵仆于前,而忠义者发,继起于后,随踵就戮,视死如归”[13]的悲 壮景象。也正因为历史文化缘故,各诸候豪强都视匡扶汉室为“大义”,“至义”,“州群拥兵 专地者,虽彼此吞噬 ,犹未尝不以尊汉为辞”,他们更不敢轻易窥视汉室, 取而代之。 例如 :
⑴袁绍当上讨伐董卓的各路诸候的盟主以后, “与冀州牧韩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 , 遗使奉帝诣虞 ,虞不敢受。”[14]
⑵袁术自以为四世公辅 ,百姓所归,“用河内张炯之符命, 遂僭号”[15] ,称帝于 淮南。结果 ,当即招致吕布的反对和曹操的征伐。
⑶公元?21?9 年,“孙权上书称臣, 称说天命”;同时 ,陈群、桓阶等大臣也劝曹操 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