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流行病学特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Epidemiology of Cancer ; ; ;良性肿瘤特点:生长缓慢,肿块的周围有完整的包膜,边界清楚,瘤细胞不会发生“转移”。显微镜下,这种瘤细胞的形态与正常细胞相似。一般无症状,只是在肿瘤生长较大时,挤压相邻的器官出现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后,一般不复发,预后较好。 ;; 恶性肿瘤的病理学特点 恶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9;;恶性肿瘤的病理学特点; ;恶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肿瘤流行病学特点; ; ; ; ; ;(二)地区分布特点; ;地区; ;常见恶性肿瘤地区间发病差异; ;(三)人群分布特点; ; ; ; ; ; ; ;(四)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流行趋势; 1991-2000年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癌症 死亡率(1/105)变化 ;肿瘤流行病学特点;肿瘤病因学研究; 化学致癌物种类 1、烷化剂 ;2、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吸烟;汽车尾气;烧烤食品;具代表性的物质有3,4-苯并芘、二甲基苯蒽、二苯蒽、3-甲基胆蒽等。此类化合物为 间接致癌物。 主要引起呼 吸道及皮肤 癌。; 4、氨基偶氮染料;纺织品偶氮染料;曾用于食品的猩红、奶油黄; 苏丹红代谢产物及其致癌作用;染发剂 ; 5、亚硝胺类化合物;● 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亚硝胺化合物) 酸菜 霉变食物;长期保存的腌制肉食品中; ;2.日本核爆地区癌症发生; (三)、生物学因素 肿瘤病毒与肿瘤:乙肝病毒-肝癌;HPV-宫颈癌;EB病毒-鼻咽癌。 (四)、遗传因素; ; ; ; ;(二)生物标志和肿瘤流行病学研究;2. 生物标志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学问题;第三节 肺癌;肺癌的流行特征; ; ;肺癌的危险因素; ;吸烟后 吸烟前; ; ; ;第四节 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特征; ; ; ; ; ; ;;肿瘤预防与控制;一级预防措施: 研究病因,提高机体防癌能力,防患于未然。 二级预防措施: 筛检癌前病变、早期肿瘤病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措施: 对已患肿瘤患者,减少其并发症,防止致残;提高生存率、康复率,以及减轻由肿瘤引起的疼痛。;一级预防;(一)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全球烟民70-80%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烟草的七个世界第一 ;吸烟与肿瘤;烟民中因肺癌死亡占15%;中国5.4亿人每天被迫 暴露在二手烟烟雾中;;冠心病(CHD):暴露于二手烟中数分钟可对血脂、凝血系统(血小板)和动脉管壁功能造成急性不良影响,其中很多影响的程度并不亚于主动吸烟者。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卫生总监、加州环保署,以及英国烟草与健康科学委员会等多家机构对此已形成一致结论,认为二手烟暴露可引起心脏疾病,使心脏疾病造成的死亡风险增加30%以上。;降低儿童肺功能发育速度 导致儿童下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和肺炎; 导致已患有哮喘的儿童病情加重,使未患哮喘的儿童出现哮喘 引起儿童中耳炎 导致婴儿低出生体重和早产。 还可引起婴儿猝死综合征 ;我国高发癌谱的变化趋势 (死亡率顺位);戒烟的益处;中国在行动;饮酒与肿瘤 ;;新建议集中体现在:;食物与肿瘤 ;食物与肿瘤 ;食物与肿瘤 ;饮食防癌14法;3 坚持体育锻炼 终生保持体育锻炼,日常生活中生理活动水平(PLA)应不少于1.75, 其中包括有氧锻炼(可以有出汗的锻炼)。如果职业性(工作性)运动较少,每天应进行1小时快走或类似的运动,并且每周进行至少1小时的剧烈运动 4 多吃蔬菜、水果 一年四季,坚持每天吃400-800克的各种蔬菜和水果, 增加各种水果的年消费量, 最好能提供70%以上热量 淀粉类食物 每天摄入的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的食品应占总热量的45-60%,细加工的食糖摄入低于总热量的10%, 一年四季,每天吃600-800克的各种谷类、豆类(豆科植物)薯类食物,最好吃粗加工的食物, 限制精糖的摄入 ;6 饮酒 建议不饮酒,反对过量饮酒 7 肉类食品 如果喜吃肉,瘦肉摄入量每天应少于90克,多吃鱼、家禽等代替瘦肉 脂肪 限制高脂食物,特别是动物内脏的摄入,多食植物油 并节制用量 ;9 少吃盐 成人每天食盐量少于5-6克,限制腌制食物的摄入及烹饪、调料用盐,使用调味品和香料进行季节性食品保存 10 不要食用长期保存的食物 不吃常温下储存时间过长、可能受到霉菌

文档评论(0)

solo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公共营养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3日上传了公共营养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