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识别鱼性好钓鱼
一、适温
鱼类体温随着环境(水)温度而变,所以,水温是否适合鱼的需要,就成了它生存与繁衍的第一要素。一般说,冷水性鱼类在 0~18℃范围内,都能正常生活。热水性鱼类只适应 20~50℃的水温,10℃就会被冻死。我们经常垂钓的温水性鱼类的最适温度是 18~28℃,在水温 8~32℃时,其生活不会受太大的影响。常见温水性鱼类的适温参考值如下:
鱼种 鲫 鲤 草 鲳 鲶 鲌 鲢
适温范围 4~38℃ 4~38℃ 5~38℃ 5~38℃ 5~38℃ 5~38℃ 5~40℃
摄食温 度 4~ 32℃ 5 ~ 32℃ 11 ~ 32℃ 11 ~ 32℃ 11 ~ 32℃ 10 ~ 32℃ 15 ~
35℃
最佳摄食温度 15~ 25℃ 15 ~ 25℃ 20 ~ 28℃ 20 ~ 28℃ 20 ~ 28℃ 15 ~
30℃ 22~30℃
停食温度 4℃以下 5℃以下 11℃左右 11℃左右 11℃左右 8℃左右 14℃左
右
从上表可以看出,鲫鱼耐低温,鲢鱼喜高温,不同鱼种适应水温的能力不同, 各自都有最佳摄食温度和低温下的停食温度。鱼儿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哪儿水温适合它的需要,它就会游向哪儿(即适温游动),而不会长期局限在某一个位置上。因此,我们垂钓也要随着鱼适温而动,尽量使饵钩的落点和鱼儿的适温游向相吻合,才能获得较好的垂钓效果。就淡水鱼中的温水性鱼类而言,伴随着它们适温动向的垂钓时间应该是:
1.初春水温较低时,以太阳照到水面后的 9~16 时为好,底钓水深宜 1~2 米, 午间鱼儿上浮时,也可酌情浮钓。
2.4~6 月是一年中的黄金钓季,此时气温宜人,水温鱼跃,各种鱼胃口大开, 应只争朝夕,全天垂钓。
3.夏季和初秋的白天,气温常在 30℃以上,除了漂鲢子外,以钓深钓阴为佳, 抓住“金早晨,银黄昏”和皎洁的月夜出钓,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遇阴雨或突然降温,鱼儿可能从下层转移到比较凉爽的上层活动,适时调整深度和钓法,效果会更好。
4.9~10 月是一年中的又一个黄金钓季,抓住秋高气爽的有利时机全日垂钓, 很可能心想事成。
晚秋时节,随着日照时间减少和寒流入境,气温水温一天比一天低,鱼儿上钩率下降。此时垂钓与早春有些相似,但鱼儿经过夏秋育肥后,已不像刚复苏时腹空,进食不够积极,饵料的香甜腥味浓一点,才能更好地聚鱼上钩。
立冬后,在晴天和温度偏高的日子里,钓阳岸 2~3 米深的水边,仍有耐低温的鲫鲤上钩;但冬至后气温水温进一步下降,除鱼塘和个别得天独厚的水体外,
自然水域中的鱼大都进入冬眠和半冬眠状态,除非饵钩甩到它的嘴边,基本上无鱼问津。
以上六点,均指正常晴天、多云天、阴而不闷天和小雨霏微天而言,若遇中到大雨,五级以上大风、低气压、骤冷骤热和严重的人为干扰等不利因素时,则要区别对待,一般不出钓为好。
二、趋氧
鱼儿离不开水,也离不开水中的氧。水中的氧主要来自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水体外的空气中。当氧足时鱼儿食欲旺盛,吃得多,长得也快;缺氧时相反,轻则呼吸困难,身体不适,不思食欲,重则出现神经麻痹,身体失去平衡,甚至“浮头”、“泛塘”,以致大批死亡。正因如此,鱼儿趋氧的动向和适温一样,哪里含氧量高,它们就会向哪里游动。适应鱼儿的趋氧动向,我们垂钓时也选择有利的时机和钓场钓位,采取灵活多变的办法,才能尽量减少缺氧给垂钓带来的负面影响。
由于温度越高气压越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越少,当我们听到本地区在高空低压范围内,有南风暖湿气流和 33℃以上高温的天气预报时;看到湿云低暗“山戴帽”,雾霾不散,水管“出汗”,鸟儿、蜻蜓低飞和雷阵雨将临时;感到胸闷不适、呼吸困难或关节伤疤疼痛时,最好不要出钓,以免侥幸而去,扫兴而归。
由于活水流水中水温稍低,水分于上下混合较充分,可减轻缺氧程度,寻找江河流水和湖库进出水口作钓点,必然比静水和一潭死水中垂钓效果好。
由于风浪扩大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加速了水体上下对流搅动,使水中溶解氧增加,选择水阔浪大和顶风、侧风处下钩,当然比小水面和无风处上鱼率高。
由于水中溶氧量是分层的,通常上层氧足,中层次之,下层经常处于缺氧状态。在温度高或气压低时,浮钓可能好于底钓,尤其是夏天阴雨和突然降温时, 鱼儿可能向比较凉爽、溶氧量多的上层转移,此时浮钓优于底钓。
由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白天将水草、藻类的空隙和附近作钓点,比光水面垂钓效果好(但夜晚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后相反)。
由于肥水中往往有残余植物、饵料、粪便、杂质,透明底低,并且鱼的密度大,鱼和浮游动物争氧,天气热、气压不正常时,可钓瘦水不可钓肥水。
三、觅食
在适温和富氧的前提下,鱼儿生理机能正常,新陈代谢加快,主要动向就是到处找食吃,满足生长和繁殖的需要。其特点和方式是:
不同鱼种按照自己的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