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题型知识点归纳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题型知识点归纳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例 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本诗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 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例 2:“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作用: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古诗诗赏,主要是拟人。
例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出现, 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例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首诗歌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例 3:物拟物“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把酒香拟成花香。人拟物“文坛花争艳,桃李果竟先。”把人拟成花。
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例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例 2:“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例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
得淋漓尽致。5.借代:
用事物的特征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例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例 2:“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以“丝竹” 代音乐。
例 3:“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鞍马”代“客人”。
例 4:“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樯” 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 樯橹代战船。
例 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例 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例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啊你究竟怎样?你横跨齐鲁两地,还留着满山苍翠。
反问:
在问句当中包含着答案。
例:“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题乌江亭》)
对比:
以强烈反差突出事物特征。
例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例 2.“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劳动者不能享受劳动成果,不劳动者反而占有劳动果实的不平等的 社会现实。
双关:
表面是一个事物,实际上还暗指另外的含义。古人送别折柳就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就是双关修辞。
例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例 2: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之凄凉,诗人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顶真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互文:
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例 1: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例 2:烟笼寒水月笼沙,烟和月笼着寒水和沙。
用典:
分为用典故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顶真:
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的修辞格式。例 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例 2:“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如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反复
例: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通感:
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手法。
例:“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