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克尔》与《说文》的比较.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克尔》与《说文》的比较 《优雅》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教育的专业书籍,有4300多种语言。《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解释了9353个汉字。《尔雅》与《说文》二书的性质不同,一为义书,一为形书,但先问世的《尔雅》对后出的《说文》有重要影响。濮之珍在《中国语言学史》中说:“就是《方言》、《说文》、《释名》也受《尔雅》的影响。” 一、 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换的字 异体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换的字。在《尔雅》与《说文》相同、相近的释义中,有的被训释词或训释词存在异体字的差异。 (一) 被训释词为异体字,今“样品”为“供其以其文” 这种情况较为常见,例如: (1)《尔雅·释言》:“諐,过也。”《说文·心部》:“愆,过也。” 按:关于被训释词,《尔雅》用“諐”,《说文》用“愆”。《说文》“愆”下云:“諐,籀文。”意思是说,“諐”是“愆”的籀文。《诗经·卫风·氓》“匪我愆期”,陆德明释文:“愆,字又作諐。”《汉书·萧望之传》“帅意亡諐”,颜师古注:“諐,古愆字。”总之,“諐”与“愆”为异体字,今“愆”为正体。 (2)《尔雅·释言》:“愧,惭也。”《说文·女部》:“媿,惭也。” 按:关于被训释词,《尔雅》用“愧”,《说文》用“媿”。《说文》“媿”下云:“愧,媿或从恥省。”《玉篇·女部》:“媿,亦作愧。”《楚辞·九章·思美人》“媿易初而屈志”,朱熹集注:“媿,与愧同。”《汉书·文帝纪》“以不敏不明而久抚临天下,朕甚自媿”,颜师古注:“媿,古愧字。”总之,“愧”与“媿”为异体字,今“愧”为正体。 (3)《尔雅·释草》:“秬,黑黍。”《说文·鬯部》:“ 按:关于被训释词,《尔雅》用“秬”,《说文》用“ 其他例子如: (4)《尔雅·释诂》:“徂,往也。”《说文·辵部》:“ (5)《尔雅·释诂》:“妉,乐也。”《说文·女部》:“媅,乐也。” (6)《尔雅·释诂》:“逷,远也。”《说文·辵部》:“逖,远也。” (7)《尔雅·释诂》:“恪,敬也。”《说文·心部》:“愙,敬也。” (8)《尔雅·释言》:“迨,及也。”《说文·隶部》:“ (9)《尔雅·释草》:“粢,稷。”《说文·禾部》:“ (10)《尔雅·释鸟》:“鶭,泽虞。”《说文·鸟部》:“ 上述例子中,“徂”与“ (二) “”与“呼” 较之被训释词,训释词为异体字的情况要少一些,下面略举两例: (1)《尔雅·释言》:“號,謼也。”《说文·号部》:“號,呼也。” 按:关于训释词,《尔雅》用“謼”,《说文》用“呼”。《尔雅》“號,謼也”,邵晋涵正义:“謼、呼、嘑音义同。”《诗经·大雅·荡》“式號式呼,俾昼作夜”,陆德明释文:“呼,崔本作謼。”《汉书·贾山传》“一夫大謼”,颜师古注:“謼字与呼同。謼,叫也。”《广韵·暮韵》:“謼,亦作呼。”总之,在表示大声叫喊这个意义上,“謼”与“呼”为异体字。 (2)《尔雅·释言》:“ 按:关于训释词,《尔雅》用“刖”,《说文》用“跀”。《说文·足部》:“跀,断足也。”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足见断为跀,其刑名则刖也。”《玉篇·足部》:“跀,断足也。亦作刖。”《玄应音义》卷二“刖足”注:“刖,古文跀 另外,《尔雅》与《说文》的释义往往构成互训,在互训中,也存在异体字的差异。例如,《尔雅·释鸟》:“鶿,鷧。”《说文·鸟部》:“ 二、 双音节和多音节 当一个字同时也是一个词时,异体字也就是异形词。异形词除了单音节的,还有双音节的和多音节的。在《尔雅》与《说文》相同、相近的释义中,有的被训释词或训释词存在双音节异形词的差异。这种双音节异形词多为表示动物、植物的名物词。 (一) 被训释词为“”,其人是“丁” 这种情况不多见,下面略举两例: (1)《尔雅·释虫》:“虰蛵,负劳。”《说文·虫部》:“蛵,丁蛵,负劳也。” 按:《尔雅》的被训释词“虰蛵”,《说文》作“丁蛵”。《尔雅》“虰蛵,负劳”,陆德明释文:“虰,音丁。”“虰”与“丁”上古音皆为端母耕部,读音相同,所以“虰蛵”与“丁蛵”为双音节异形词,指一种昆虫,即蜻蜓。 (2)《尔雅·释鸟》:“鳭鹩,剖苇。”《说文·鸟部》:“鹩,刀鹩,剖苇,食其中虫。” 按:《尔雅》的被训释词“鳭鹩”,《说文》作“刀鹩”。《说文》“ (二) 训释词为双音节异形词 较之被训释词,训释词为双音节异形词的情况要常见一些,例如: (1)《尔雅·释草》:“莕,接余。”《说文·艸部》:“莕,菨余也。” 按:“莕”与“荇”为异体字。《说文》“莕”下云:“荇,莕或从行,同。”《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毛传:“荇,接余也。”陆德明释文:“荇,本亦作莕。”《尔雅》的训释词“接余”,《说文》作“菨余”。“接”与“菨”上古音皆为精母叶部,读音相同,所以“接余”与“菨余”为异形词,指一种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