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_T 6029-2014旅客登机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49. 100V 56MH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替 MH/T客登机梯Passenger stair布2015-0301实施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公告2017年第4号关于批准发布《航空障碍灯》等6项民航行业标准修改单的公告中国民用航空局已批准《航空障碍灯》等6项行业标准修改单,自2017年5月25日起实施,现予以公布(见附件)。附件:1、MH/T6012一2015《航空障码灯》第1号修改单2、MH/T6015一2014《飞机污水车》第1号修改单3、MH/T6029一2014《旅客登机梯》第1号修改单4、MH/T6030一2014《散装货物装载机》第1号修改单5、MH/T6100一2013《飞机管线加油车》第1号修改单6、MH/T6101一2013《飞机罐式加油车》第1号修改单航空器运航印定司 MH/T 602920143.4稳定性3.4.1应设置支腿,以保证登机梯在旅客上、下飞机时的稳定性。3.4.2支腿在收回时不应超过登机梯底盘宽度,在伸出时不宜超过登机梯底盘宽度。3.4.3在驾驶室内应设有支腿位置显示装置。3.4.4支腿应设有黑黄相间反光条,其支腿盘应为红色。3.4、5可调升降式登机梯除其升降机构本身的镇止装置外,还应设置机械式锁止装置,以保证升降机构止动的可靠。3.4.6登机梯支腿撑起,上平台满载、梯身空载时,后轮及后支腿不应离地。3. 4. 7登机梯满载保持30min后,升降油缸回缩量应不超过2mm.3.4. 8登机梯满载时,上平台变形量应不大于50mm。3.4. 9登机梯(含雨篷)在最恶劣的工况,且抗倾翻力矩为1.2借的倾翻力矩时,应能承受风速不小于75km/h的风力冲击,风速按公式(1)、公式(2)计算,注:最恶劣的工况指支腿全程伸出,登机梯空载且升至最高。2PP:LI × 81.2*S,× H, +S, ×H,+S, ×H,式中:速单位为米每秒m/s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空气密度,按 1.293kg/计算车辆倾翻距单位为米):整车整备质量单位为克(kg):标准重力加速度按98m/s计算;S梯身侧而积,单位为平方米(mF)梯身侧面形心离地高单位为米(m)S驾驶室侧面单位为平方米驾驶室侧面地高度,单位S其他迎风部件侧而积,单位为平方米(㎡):H.其他迎风部件侧面形心离地高度,单位为米(m)。3.5机动性能3.5.1登机梯的接近角、离去角均应不小于5”,纵向通过角应不小于3°3. 5. 2内燃和电动式登机梯的最小离地间隙应不小于160Ⅲ,手推式登机梯的最小离地间隙应不小于150 mm3. 5. 3登机梯的最小转弯半径应不大于12.2m3.5.4内燃式登机梯的最高车速应不低于25km/h,电动式登机梯的最高车速应不小于20km/h。3.5.5内燃式登机梯和电动式登机梯应能以低速(≤3km/h)稳定行驶,低速行驶时应平稳、无冲击。3.5.6最高车速不小于30km/h的登机梯的行车制动应符合GB7258的规定:最高车速小于30km/h的登机梯的行车制动应符合EN1915-1的规定。3.5.7手推式登机梯与牵引车脱离时,应能自行制动,其制动减速度应不低于1.32/s3.5.8登机梯应能在坡度为7%的坡道上可靠制动6 MH/T 6029—20143.5.9电动式登机梯的续航能力应满是设计要求,且样车在试验中的停机次数不应超过3次,总停车时间不应超过15min注:续航能力是指电动式登机梯在动力蓄电池充满电的状态下,以一定的作业工况,能连续行驶的最大距离和最大作业次数之和。3.6驾驶室3. 6.1驾驶室的形状和布置不应挡行驶或操作视线。3. 6.2前风挡玻璃应装有雨刮器。3. 6. 3门窗、风挡玻璃均应为安全玻璃。3.6.4驾驶室应设置后视镜、照明灯。3. 7结构安全系数3.7.1登机梯的平台、梯身及升降机构等重要承载部件所用的塑性材料,按材料的最低压服强度计算,结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2。3.7.2登机梯的平台、梯身及升降机构等重要承载部件所用的非塑性材料,按材料的最小强度极限计算,结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5。3.7.3确定结构安全系数的设计应力为登机梯在额定载荷下作业,结构间内产生的最大应力值。设计应力还应考患到应力集中、动载荷及附加载荷(如雪载、风载)的影响,如公式(3)所示:S=(o, + , +o, )× J, × /2(3)式中:S结构安全系数:在3.7.1中所述的材料最低屈服强度或在3.7.2中所述材料最小强度极限,单位为帕斯卡(Pa):由结构质量产生的应力,单位为兆帕(MPa):02由额定载荷产生的应力,单位为兆帕(MPa):G3由附加载荷产生的应力,单位为兆怕(MPa):fi应力集中系数:f2动力载荷系数注:、的数值可通过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