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_T 3826-2019果园田间堆肥及其施用技术规程.pdf

DB37_T 3826-2019果园田间堆肥及其施用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 020. 99B 10DB37山東东省地方标准DB37/T3826—2019果园田间堆肥及其施用技术规程Guide line on field composting and application with it in orchard2019-12-24发布2020-01-24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 3826—20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山东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博华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菏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滨州市农业局、蒙阴县农业局、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时连辉、张娟、樊平、马学文、郑磊、胡斌、王强、闫宏、刘爽、公彦豪、高明、于建、张民、李成亮、陈宝成、杨越超、宋付朋、李文庆,- DB37/T 3826—2019果园田间堆肥及其施用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果园田间轻简化堆肥处理工艺,堆肥果园地面覆盖、果园土壤改良应用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秸杆、备禽黄便、果本枝条、菇渣、树皮、本屑等果园田间堆肥及其在果园上施用。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NY 525有机肥料NY/T 116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AS 4454堆肥土壤处改良剂与覆盖物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田间堆肥compost在田间利用一些简易的设备,控制堆肥原料水分、C/N比和透气性等初始条件,利用好氧微生物进行高温发醇,经腐熟而成的兼具有机肥效应和土壤改良剂的产物。3. 2堆肥接种剂compost inoculant堆肥接种剂是指能加速堆肥化进程的微生物活体制剂,3. 3无害化指标harmless index生产的堆肥中限制病原微生物数量和重金属含量的卫生和环保要求。3. 4腐熟度maturity反映堆肥的稳定化程度,可以用有机物降解程度和对植物产生的毒性程度表征。田间堆肥工艺要求 DB37/T 3826—20194.1田间堆肥原料各类秸秆、畜禽粪便、果木枝条、菇渣、树皮、木屑等。4.2田间堆肥场地选择果园田间空闲地块,屋头、地头、路边、小树行间等,4.3田间堆肥设备粉碎机、搅拌机、装载机等。4.4材科的粉碎与堆放果木枝条、棉花秸秆等木质化程度高的秸秆,粉碎后粒径要求1.5cm:玉米秸秆等木质化程度低的秸秆,粉碎后粒径要求10cm。畜禽粪便的堆放应符合GB18596的规定。4.5材料的混合与调节4.5.1堆肥原科混合方法和指标范围用搅拌机等将畜禽粪便和粉碎后的秸秆、果木枝条等原料混合均匀,混合过程中加入堆肥接种剂(菌种),堆肥接种剂添加比例不得少于干重的千分之一,选用菌种的技术指标需达到农用微生物菌标准GB20287中的要求。材料混合后各个指标要求在以下范围(表1):表1堆肥原料混合后指标范围指标范图碳氨比(C/N)15:1~35: 1水分含量45 %~65 %pil 值5. 0~9. 04.5.2堆肥原料各指标调节、判断方法族氮比。当材料碳氮比低于15:1,加入高碳氮比材料(如秸杆)调节:当材料碳氮比高于35:1,用低碳氮比材科(如备离粪便)混配调节,含水量。不同堆肥材料含水量要求不同。原料以秸秆和果木枝条为主的,与畜禽粪便混合调节含水量,如果类便较少,秸秆、果木枝条需要加水,手握有渗水,但还不至于呈现大量水滴:原料以畜禽类便为主的,加入秸秆、果木枝条等调节含水量,手握能够成团,松手能够散开。pH值。pH值低于5,加入石灰粉等碱性材料调节;pH值高于9,加入硫磺粉等酸性材料调节。以上指标的测定方法按照NY525规定进行。4.6堆肥过程(一次发酵)管理4.6.1堆体高度高度宜60cm150cm,透气性强的材料(如秸秆为主的)堆体高,透气性差的材料(如畜禽粪便为主的)堆体低。4.6.2翻堆2 DB37/T 3826—2019堆肥过程定期翻堆。透气性强的材料的10~20天翻堆1次,透气性差的材料510天翻堆1次。堆用装载机或者人工翻堆。4.6.3水分控制堆肥期间做好防雨,保持湿度稳定。在堆的过程中,如果材料的含水量低于40%,需要补水,用喷水的方式为好。4.6.4温度要求与温度控制要求堆肥发酵温度大于55℃以上维持7天以上,如温度持续75℃~80℃左右,增加翻堆次数降温4. 6. 5通气控制如果材料透气性弱或者堆体过大,增加堆次数,或利用强制通风措施进行底部通风。4. 6. 65一次发酵时间一次发酵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