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秋两次淹灭兵盟会的历史意义
春秋时期结束后,有两次战争结束。一次是在鲁成公十二年(公元前五七九年),以宋国华元为中间人,约合晋楚两大国在宋会盟;另一次是在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五四六年),以宋国向戌为中间人,约合晋楚为首包括齐秦在内的十四个国家在宋会盟。两次弭兵盟会的主旨都是停止战争,和平共处。晋楚双方就这一目的达成妥协,妥协条件则是晋楚平分霸权,而“晋楚之从交相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在中国历史上,这两次弭兵盟会至关重要。
春秋以来,“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史记·周本纪》)兼并战争开始。公元前六五一年齐桓公首霸。桓公以后霸业中衰,楚趁机觊觎中原。晋文公励精图治,公元前六三二年,城濮一战,挫败强楚,遂继齐为中原霸主。楚庄王大略雄才,重振国势,于是又挥师北上,问鼎周廷,逐鹿中原。公元前五九五年,邲地一战,晋师败北,楚又一跃为中原霸主。除了齐、晋、楚外,秦国也频繁地参与了中原的争霸活动。秦数次东进受挫,“遂霸西戎”,亦为一时霸主。因此,齐桓以降百余年,中原战乱频仍,生产遭到极大破坏,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各大国虽吞并了众多小国,扩大了疆域,但战争也激化了各国内部的矛盾。所以,至春秋末年,战争已成为各国的沉重负担,弭兵便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第一次弭兵后,晋楚又在鄢陵打了一仗,双方都已是“强弩之末”。楚国兵败,众叛亲离自不待言;晋国虽是胜利之师,却由此引起了国内的动乱。三郤横尸,厉公遭弑,虽说悼公复位后,晋又曾“三驾而楚不能争”(《左传·襄公九年》),实质上已是外强中干,晋国内部早已是“君臣不相听”(《国语·晋语六》),各行其事,矛盾更加严重了。楚国败而得福,处死了执政子反,暂时加强了楚共王的地位。但由于吴国强大,从东方不断骚扰楚国,使楚国“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左传·成公七年》)。因此,楚也再无实力争夺霸权,弭兵时机完全成熟,于是又有第二次更大规模的弭兵盟会。这次除了燕、吴、越等偏远国家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参加了。虽然在这次盟会上,“楚人裹甲”争盟,晋楚之间剑拔弩张,但从实质上看,这次盟会是卓有成效的。此后一百多年,中原战事基本缓和。各国的注意力都纷纷转到解决国内矛盾上来。在整个春秋战国史上,弭兵可以构成一个时代,成为从春秋到战国的过渡阶段。
弭兵的出现是由各种条件促成的,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春秋末晋厉公和楚共王时期,大国之间的土地兼并和瓜分已基本告一段落。当时经过春秋前期和中期的大规模兼并,只剩下十多个诸侯国,除了秦、楚、宋等国外,晋、齐、鲁、郑、曹、卫等多为周天子的股肱国和昭穆国。由于当时周天子虽内囊已罄,但各诸侯国名义上仍奉周天子为共主,霸主活动也仍须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因此对于周天子的“股肱”和“昭穆”势难做进一步的并吞。另外,当时剩下的各小诸侯国多依附较大的诸侯,形成以晋、楚、齐、秦为首的几个战争集团,大国要想做盟主、霸主,必须谨慎从事,笼络和安抚小国,不能轻易吞灭,“倘若不慎,必失诸侯”(《左传》襄公十一年)。所以,当时的霸主已经只能起到一个国际警察的作用,很难再兼并到土地。此外,战争还有争夺霸权及争夺中小依附国和划分势力范围、迫使各中小国纳贡进赋等目的。但是长期以来,中小国家在大国的蹂躏和盘剥下,“国家罢病”(《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晋楚等大国靠各中小国的贡赋也无法支付庞大的战争开支,“兵,民之残也,财用之蠹,小国之大菑(灾)也,将或弭之。”(《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因此,晋楚等大国不得不通过妥协来平分霸权。
其次,战争使各国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给各国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战争中,入侵军队“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从湮其沟地,攘杀其牲牷,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人民,复其老弱,迁其重器。”(《墨子·非攻下》)“夫妇辛苦垫隘,无所底告。”(《左传·襄公八年》)人们甚至“易子而食,析骸而爨。”(《左传宣公十二年》)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对此十分愤慨,认为战争是办丧事。战争加剧了人民群众与统治者之间的阶级矛盾,人民纷纷以逃亡和起义来反抗。春秋时期常常发生“役人”暴动和“民溃”事件,“民闻公命,如逃寇仇”(《左传昭公三年》)。人民群众“从乱如归”(《左传昭公十三年》)。如当时晋国国都“盗贼公行”;郑国的人民群众在萑苻之泽起义;齐国“国之诸市,屦贱踊贵”(《左传昭公三年》),可以想见齐国当时压迫与反抗何等剧烈。而最具代表性的是以跖为首的奴隶起义。跖“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荀子·不苟篇》)。“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堡。”(《庄子·盗跖》)奴隶的逃亡和起义给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成为阻止奴隶主的兼并战争的重要因素。
其三,处在大国挟持下的各中小国也竭力反对战争。一有战争,小国首先被祸,特别是宋、陈、郑、蔡等国“使介居二大国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贵州省综合类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 彩色强固透水混凝土施工工法.doc VIP
- 曹冲称象的故事.1 曹冲称象的故事(课件)2025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
- HCIP-Datacom(高级工程师)-H12-821题库.docx VIP
- 浙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算法的实现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B16.20-2023 管道法兰用⾦属垫⽚ 中文版.pdf
- 印后加工书刊装订工艺53课件.pptx VIP
- HCIP-Datacom(H12-821)考试题库汇总(新导出版).docx VIP
- 相反数绝对值测试题.pdf VIP
- 中医医术针灸专长综述.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