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_T 20184-2012压水堆核电厂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通用技术条件.pdf

NB_T 20184-2012压水堆核电厂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通用技术条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CS 27.120F 48备案号:38374—2013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NB/T20184—2012代替EJ/T608—1991压水堆核电厂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specification on transportvesselfor fresh fuelassembly of PWR nuclearpower plants2012-10-19发布2013-03-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 20184—2012目次前言II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运输容器出厂组装及标志 NB/T 20184—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EJ/T608一1991。与EJ/T608-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删除了原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GB707、GB9787、GB9788;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文章结构调整为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运输容器出厂组装及标志三大内容:删除了对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具体结构和零件的描述,替代以提出相应的功能和技术要求;-“去除橡胶垫”修改为“除防护垫外;一增加了凡与新燃料组件和相关组件直接接触的材料中的卤素元素含量均应低于规定限值的要求;增加了减报器可采用其他合适的减振器;增加了运输容器运输过程中加速度监测的要求:增加了吊耳应满足强度和可焊接性要求;增加了“型钢材料应符合GB/T706的规定”;增加了对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增加了焊缝应按照JB/T4730.5进行渗透探伤检查的要求;删除了对涂装油漆的具体描述,替代以提出涂漆或者采取适当保护措施,防止表面生锈,且不会对燃料组件造成污染:增加了对试验文件的要求;增加了对样件试验的要求;修改了清洁度检验依据标准,按照EJ433中规定的B级清洁度;增加了对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有关规定;删除了原标准的附录A。本标准由能源行业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谷明非、雍泾、青涛、茹俊、雷涛。EJ/T608于1991年第一次发布。II NB/T 20184—2012压水堆核电厂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压水堆核电厂新燃料组件(带或不带相关组件,以下同)运输容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运输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压水堆(除VVER)核电厂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的设计、制造、试验和运输。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700磷索结构钢GB/T 706热轧型钢GB/T 983不锈钢焊条GB/T 1220不锈钢棒GB/T 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 5117碳钢焊条GB/T 5118低合金钢焊条GB/T 5574工业用橡胶板GB/T 8162结构用无缝钢管GB 11806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T 14975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EJ/T 1027.5压水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焊接规范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EJ/T 433核供汽系统的设备清洗和包装要求JB/T473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五部分:渗透检测NB/T 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新燃料组件freshfuelassembly从核燃料厂生产出厂的、未在反应堆中经受辐照、未发生核链式反应的燃料组件。 NB/T 20184—20123. 2运输睿器transport vessel由箱体、顶盖、内腔篮筐、密封结构和吊运结构等组成的专门用于盛放及运输新燃料组件的器物。内腔chamber由容器箱体和容器顶盖构成的空间,可容纳新燃料组件或假组件。4技术要求4.1设计要求4.1.1运输容器的设计应满足在装载新燃料组件时系统的临界安全要求。4.1.2运输容器的抗报设计应满足新燃料组件的运输要求。4.1.3运输容器内部凡与新燃料组件和相关组件直接接触的零部件,除防护垫外均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4.1.4凡与新燃料组件和相关组件直接接触的材料中的卤索元素含量均应低于规定限值。4.1.5运输容器的设计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防止燃料组件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产生不可接受的变形或损伤。4.1.6夹紧装置应设有止推装置以防止损伤新燃料组件,夹紧力应作用在上管座和下管座等部位,而不应直接作用在燃料元件上。4.1.7紧固新燃料组件的托架应设在减振器上,以减缓新燃料组件在运输中的冲击、振动,防止变形,减振器通常采用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