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_65.020.40B 05LY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2967—2018格木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high-yield plantation of Erythrophleum fordii2018-02-27发布2018-06-01实施国家林业局发布
LY/T 2967—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5)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玉华、申文辉、黄志玲、郝海坤、曹艳云、何琴飞、陈剑成、谭长强、刘运华。I
LY/T 2967—2018格木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格木(Erythrophleumfordi)人工林丰产培育的适生区、主要生长指标、造林规划、容器苗培育、造林、抚育间伐、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我国格本适生区人工林的培育与管理。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6001育苗技术规程GB/T 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82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GB/T 16619林木采种技术LY/ T 1647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导则3适生区北国归线我国以南的地区为裁培最适区,北回归线至北纬2430的地区为裁培较适区。裁培区区域划分参见附录A,4主要生长指标4.1培育周期栽培最适区40a,栽培较适区45a~50a。4.2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按LY/T1647执行,4.3生长量指标生长量指标见表1。-
LY/T 2967—2018表1生长量指标林龄/栽培最适区栽培较适区平均树高/m平均陶轻/em客积量/(m*/hm*)平均树高/m平均典轻/cm蒙积量/(m*/hm)10≥10.0≥10.055~75≥8.0≥8.030~4020≥17.0≥18.0175~220≥15.0≥15.0110~14030≥20.0≥26.0280~340≥17,0≥22.0180~2104022.032.0450~54019.028.0310~37050≥24.0≥36.0610~730≥21.032.0440~520造林规划按GB/T15782执行,6容器苗培育6.1采种与处理6.1.1采种在25a生以上的优良林分中选择生长旺盛、干形通直、无病虫害的母树采种,采种方法按GB/T16619执行。6.1.2采种时间与种实处理10月~11月,当种实由绿色变黑褐色时可采集,采集后于阳光下晒至微裂时,藏打种实取出种子,去除杂物、不饱满和病虫害的种子。6.1.3种子储激装人容器内,存放通风干媒阴凉之处,存至次年播种期。6.1.4摄种时间和播种量播种时间:随采随播或次年的2月~5月,据种量:5kg/m~6kg/m,6.1.5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可选用以下方法:硫酸处理:将种子置瓷器内,注人98%浓硫酸浸过全部种子表面,用玻璃棒搅拌6min~热水处理,用4倍~5倍于种子体积的50℃~60热水浸种30min,搅择均匀,自然冷却浸泡24h,种皮松软影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没有吸水膨胀的种子用同样方法再处理一次。6.2摄种催芽播种前1d用0.5%高锰酸钾溶液淋透沙床,把种子均匀撒播于床上,种子间互不重叠,覆盖沙子2
LY/T 2967—20181cm,淋透水,再覆盖薄膜,期间视干湿情况淋水,保持湿润。6.3苗木培育6.3.1客器选择及规格采用塑料薄膜袋或无纺布网袋,规格为12cm~14cmX14cm~16cm6.3.2基质配制基质按以下配比(按重量比):-50%表土十50%黄(红)心土-90%黄(红)心土+8%火烧±十2%钙镁磷肥;85%~90%椰糠或经区制、碳化树皮、木糠混合物十10%15%熟化农家肥或泥碳土,6.3.3基质消毒移苗前1d用0.2%~0.3%高锰酸钾溶液淋透或浸透基质,6.3.4幼苗移植幼苗长出第1对真叶后即可移植,移植时用剪刀于主根基部3cm~4cm处剪断后垂直植人容器袋正中,回土压实,淋透水,6.3.5苗期管理幼苗移植后搭60cm~70cm高的拱棚,覆盖薄膜,四周密封,上面加盖一层遮光度为60%~70%的意阳网,动苗移植后每隔7d~10d掀开薄膜换气、视干登情况淋水、清除杂草,喷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85%代森锌粉剂600倍~1000倍水溶减杀菌,后视情况逐新抵开邀阳网。抵开薄膜后,每隔15d~20d根施1次0.3%~0.8%复合肥(N:P,O,:KO=15:15:15)水溶液,施肥后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B_T 12866-2016畜类屠宰加工机械 喷淋式热水烫毛装置.pdf
- JB_T 6059.1-2015机械压力机锻模 零件 第1部分:导柱.pdf
- LYT 1176-1995粉状松针膏饲料添加剂试验方法.pdf
- GA 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pdf
- JB 1700.1-1991锁紧螺母(一).pdf
- JBT 8063.2-1996粉末冶金材料与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铁基材料与制品中铜的测定(氟化氢铵掩蔽-碘量法).pdf
- JB_T 14073-2022空调与热泵系统用板式换热器性能与评价方法.pdf
- JBT 7601.8-1994电线电缆专用设备 基本技术要求 第8部分 表面处理.pdf
- JG_T 561-2019预制保温墙体用纤维增强塑料连接件.pdf
- JB_T 13526.1-2018热连轧二辊粗轧机 第1部分:性能参数.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