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59. 080. 20W 61FZ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71004-2003代替FZ/T 71004--1991精梳编结绒线Worsted hand knitting yarn2003-09-04 发布2004-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FZ/T 71004--2003前言本标准代替FZ/T71004—1991《精梳绒线》。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羊毛局标准TWCY12000《纱线》,标准中的优等品水平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等品水平相当于国际一般水平。与FZ/T71004—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名称改为:精梳编结绒线;一适用范围为:适用于精梳纯毛,毛混纺编结绒线和非毛纤维仿毛编结绒线;技术要求中增加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产品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3个品等;以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为产品定等依据。物理指标中捻度偏差率指标适当收严,取消含油脂率指标;染色牢度统一考核,纯毛、毛混纺产品的耐光、耐水、耐汗渍、耐摩擦指标适当提高;外观质量评等中部分指标收严并简化了有关条文;增加对团绒的考核内容;检验规则、包装标志的内容适当简化并补充相关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 C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分会归口。本标准由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继红、孙寿椿、李立荣。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J 381---1981.FZ/T 71004—1991.
FZ/T 71004—2003精梳编结绒线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精梳编结绒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等全部技术特征。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精梳纯毛、毛混纺编结绒线及非毛纤维仿毛编结绒线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2501995,idtISO105/A02:1993)GB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T5706纺织名词术语(毛部分)GB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FZ/T0105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FZ/T20015.6毛纺产品分类、命名及编号绒线FZ/T70001针织和编结绒线试验方法3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包括安全性要求、分等规定、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评等。3.1安全性要求精梳编结绒线的安全性应符合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3.2分等规定精梳编结绒线的品等以大绞(250g)或每一包装团绒(500g)为单位,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检验结果综合评定,并以其中最低一项定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者为等外品。3.3内在质量评等3.3.1内在质量评等以批为单位,按物理指标和染色牢度综合评定,并以其中最低项定等。3.3.2物理指标的评等按表1规定。表 1项目限度优等品等品二等品备 注纯毛产品含毛量100详见附录A纤维含量(%)成品中某一纤维含量低于10%时,其混纺产品允许偏差(绝±3含量偏差绝对值应不高于标注含量对百分比)的30%大绞2.0重量偏差率/(%)团绒1.050 g重团绒最轻不得低于48 g圈长偏差率/(%)3.0
FZ/T71004—2003表1(续)项目限度优等品等品二等品备注粗绒线-1-3圈数偏差/圈细绒线-25捻度偏差率/(%)±4.0±6.0±9.0起球/级不低于3-2-3-4粗绒线294(30)绞纱强力/N(kgf)不低于细绒线118(12)3.3.3染色牢度的评等按表2规定。等品允许有一项低半级;有两项低于半级或一项低于一级者降为二等品;凡低于二等品者降为等外品表2项目限度优等品一等品1/12标准深度(深色)43—4耐光/级不低于≤1/12标准深度(浅色)【33色泽变化3-43耐洗/级毛布沾色不低于43棉布沾色3色泽变化3--43-4耐汗渍/级毛布沾色不低于43棉布沾色3--43色泽变化3--43耐水/级毛布沾色不低于43棉布沾色3- 43干摩擦-4(深色3)耐摩擦/级不低于湿摩擦321--3注:毛混纺产品,棉布沾色应改为与混纺产品中主要非毛纤维同类的纤维布沾色;非毛纤维纯纺或混纺产品毛布沾色应改为其他主要非毛纤维布沾色。3.4外观质量的评等外观质量的评等包括实物质量和外观疵点的评等。3.4.1实物质量的评等实物质量系指外观、手感、条于和色泽。实物质量评等以批为单位,检验时遂批比照封样进行评定,符合优等品封样者为优等品;符合一等品封样者为一等品;明显差于等品封样者为二等品;严重差于一等品封样者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T_T 1008.1-2015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设备 第1部分:技术条件.pdf
- CYT 7.2-1991印后加工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平装书芯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pdf
- MT 1035-2007采空区瓦斯抽放监控技术规范.pdf
- DB37T 1147-2008脱水蔬菜加工技术规程.pdf
- DB37_T 1381-2009汽车售后服务规范.pdf
- YC_T 418-2011烟草设备、中转器具用洗涤剂卫生标准.pdf
- DB37T 313-2002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要求.pdf
- NY_T 3742-2020CN畜禽屠宰操作规程 鹅.pdf
- JB_T 2547.2-2010双盘摩擦压力机 第2部分:基本参数.pdf
- FZ_T 93051-2016纺纱准备和纺纱机械 上罗拉包覆物用胶管.pdf
- JB_T 7293.1-2018内燃机 螺栓与螺母 第1部分:主轴承盖螺栓与螺母 技术条件.pdf
- JB_T 20160-2013预灌液注射器灌封机.pdf
- DB37_T 3570-2019奶牛A2型β-酪蛋白基因检测技术规程.pdf
- JG 117-1999不燃型无机玻璃钢通风管道.pdf
- DB37T 302-2002种猪场建设标准.pdf
- LY_T 1862-2022CN木材工业气力运输与除尘系统节能技术规范.pdf
- JBT 9280-1999电工仪器仪表 产品型号编制方法.pdf
- DB33_ 864-2012(2013)工业沉淀碳酸钙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pdf
- DB37_T 3472-2018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认定规范.pdf
- FZ_T 54122-2020抗菌涤纶低弹丝.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