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8566-1997滚动轴承零件 碳钢球轴承套圈热处理技术条件.pdf

JBT 8566-1997滚动轴承零件 碳钢球轴承套圈热处理技术条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11JB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8566-1997滚动轴承零件碳钢球轴承套圈热处理技术条件1997-04-15 发布1998-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发布 JB/T 8566-1997前言本标准是对JB/CQ/T130一91《碳钢球轴承套圈热处理技术条件》的修订,作为行标首次制订。本标准主要对原标准中轴承套圈锻造技术要求及淬回火后硬度和显微组织进行了修订,并对淬回火后断口特征和热酸洗检查规程作了补充。本标准的附录 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 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部洛阳轴承研究所、大竹轴承厂。本标主要起草人:杨巧玲、王杰君、陈伟。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滚动轴承零件JB/T 8566-1997碳钢球轴承套圈热处理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符合GB699《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的45优质碳素结构钢制造的深沟球轴承套圈锻造和淬回火后的技术要求、检查方法与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该钢种制造的轴承套圈工序间与成品零件的热处理质量检验。对有特殊要求的轴承零件,应按产品图样的规定执行。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224-87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 230—9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 231-84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GB 699-88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JB 1255-91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3技术要求3.1锻造后的技术要求锻造套圈的硬度应不大于 241 HB,压痕直径应不小于 3.9 mm。3.2淬回火后的技术要求3.2.1硬度3.2.1.1套圈淬回火后硬度应不低于 50 HRC。3.2.1.2外径不大于 100 mm 的套圈,同一零件的硬度差应不大于 2.0 HRC;外径大于 100 mm 的套圈,同一零件的硬度差应不大于 3.0 HRC。3.2.2显微组织3.2.2.1套圈淬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应由马氏体组成。马氏体组织按第一级别图(见图1)评定,第1~3级合格。3.2.2.2在硬度合格的情况下屈氏体组织不予控制。3.2.3断口套圈淬回火后应为带编褶的浅灰色瓷状断口。不允许平齐的灰白色粗大颗粒状结晶过热断口和带编褶的纤维状暗灰色的欠热断口存在。3.2.4裂纹套圈淬回火后不允许有裂纹。机械工业部1997-04-15批准1998-01-01 实施1 JB/T 8566-1997第1级第2级第3级马氏体组织图 1第一级别图5003.2.5脱碳层套圈淬回火后脱碳层深度应不大于单边最小加工留量的2/3。3.2.6套圈的变形套圈淬回火后变形量的控制可参考附录B(提示的附录)进行。4检查方法与检验规则4.1硬度测试4.1.1布氏硬度试验方法按GB231的规定。2 JB/T 8566-19974.1.2洛氏硬度试验方法按GB230的规定,4.1.3套圈的硬度在端面上测定。有异议时,应以接近套圈工作面处测定的硬度为准。4.2显微组织检验4.2.1淬回火显微组织应在500倍下评定。亦允许在450~~600倍下进行,但应考虑放大倍数的影响。4.2.2淬回火显微组织的浸蚀剂采用4%硝酸酒精溶液。4.3裂纹检查套圈淬回火裂纹可采用JB1255规定的磁力探伤法或冷酸洗方法检查。有异议时应以附录A(标准的附录)规定的热酸洗方法为准。4.4脱碳层的测定套圈表面脱碳层深度的测量按GB224的规定进行。4.5断口检查套圈萍回火后可按断口的形貌特征评定,亦可参照JB1255的规定进行。 JB/T 8566-1997附录A(标准的附录)热酸洗检查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淬回火后轴承零件的裂纹检查。A1零件酸洗前应经喷砂或除油清洗。A2酸洗液成分为50%盐酸水溶液,温度60℃±5℃,酸洗时间10~~30min。A3热浸蚀后的零件可用4%~6%碳酸钠水溶液中和,温度为室温,时间约1min。A4对酸洗后零件表面进行肉眼观察。 JB/T 8566-1997附录B(提示的附录)套圈淬回火后允许的变形量B1 套圈淬回火后允许的变形量见表B1。表 B1mm公称外径外径留量直径变动量超过到300. 20+g: 100.1030500. 25 +8: 15N0.155080518+08*0≤0 30+g.20≤0.201201500. 35+g. 20≤0.251501800. 45 +g. 2000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滚动轴承零件碳钢球轴承套圈热处理技术条件JB/T 8566-~ 1997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出版发行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印刷(北京首体南路2号邮编1000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