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 3823-2020CN田沟塘协同防控农田面源污染技术规范.pdf

NY_T 3823-2020CN田沟塘协同防控农田面源污染技术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13.080.01CCS B 11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沟塘协同防控农田面源污染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source pollution by field-ditch-pond coordinated regulation2020-11-12发布2021-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NY/T 3823-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田沟塘协同防控农田面源污染技术规范NY/T国农业山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麦于店街18号楼)(邮政编码:100125网址:www, ccap- com. en)北京印削一厂印削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 880mmX1230mm 1/16印帐 0, 75字数 15 干2021年3月第12021年3月北京第1次印期书号:16109·8498定价:24.00元版权专有侵权必究NY/T3823-2020举报电话:(010 NY/T 3823—2020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I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提出并归日。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潮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生态能源环保站、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巴彦淳尔市农业环境保护能源监察站、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宏斌、张亮、李思思、庄艳华、翟丽梅、陈安强、潘君廷、李旭东、牛世伟、胡万里、范先鹏、张高林、王洪蔡、张雷、段娜、李文超、王娜、夏颠、郭树芳、耿字聪、付斌、何小娟、徐昌旭、张奇、李尝君、白永泉、张学军。 NY/T 3823—2020田沟塘协同防控农田面源污染技术规范范国本文件规定了田沟期协同防控农旧面源污染技术的总体设计、用沟塘设计、设备、运行规则与管理维护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利用田沟塘协同防控平原水网区及平原灌区的农田面源污染。.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成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0600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 50288谨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农田面源污染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农田氮、磷等营养盐及其他污染物受水力驱动以随机、分散、无组织方式进人受纳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3. 2调控单元coordinated regulation unit由一定配比的田、沟和增组成,可一体化实现调、蓄,灌、排,是农田面源污染协同防控的基本单位。注:无塘区域也可山田、沟组或调控单元,3. 3风险期critical period农田土填或田面水中氮、磷含量较高且易流失的时段。注:水田风险期通常在施肥后1周~2周内及范田期,早地风险期通常在瓶配疗1周~2周内及作物生长早期检披程盖状况差的阶段总体设计4. 1应书握防控区域田、沟、塘、洼地的平面布局及结构参数.明确农作物布局、水肥管理措施、灌排设施设备及分布等。因地制宜划分调控单元,一个或多个均可。4.2调控单元组成如图1所示。调控单元内田、沟、糖应一体化水力连通,满足调、蓄、灌、排要求。粘环联错环需激量不足时总排本口选择性排效从外部水调控点水位监测设备、本用本位水质监测设备、水用、水素润控单元图 1典型调控单元组成示意图 NY/T 3823—20204. 3可在农田排水口、沟与沟交汇处、沟与塘交汇处等安装水位监测设备和水闸。4. 4调控点鹿设在总排水口处(末级塘或末级沟尾端),配置水位监测设备、水闸和水泵。可在调控点配置水质监测设备4. 5可在总排水口处设置应急澄流通道。5田沟塘设计5.1田5. 1. 1应具有独立的灌凝和排水系统,宜管疆沟排。5. 1.2土地平整、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应符合GB/T30600的规定,5. 1. 38水田田高度不宜低于25cm5.2沟、糖5.2.1宜利用总排水口调控点的水闸和水票,一体化调控单元内沟、塘水位和库容。沟、塘的调蓄客积计算方法见附录A。5. 2. 2调控单元内沟增联合可调蓄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