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0页/共NUMPAGES10页 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准扶贫的关键不在“扶贫”,而在“精准”二字。做到“精准”,就抓住了扶贫工作的重点,就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 B. 小说《人世间》将平民的人生嵌入到社会变革之中,磨难与困苦,尊严与荣光,读者情绪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跌宕起伏。 C. 李凭在国都弹奏的一曲箜篌,响遏行云,沸反盈天,不仅展现了他独一无二的精湛技艺,也令台下的王公贵族们如痴如醉。 D. 张养浩身在潼关,西望长安,想到一路上目睹的秦汉遗迹,旧日辉煌的宫殿如今都已化作废墟,不禁踌躇满志,唏嘘感叹。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味是唐代文学的形象代言,堪称中国文学史的奇葩。 B. “水果之王”榴莲已经成为我国进口额最大的水果,而国产榴莲的种植,因受困于自然条件,始终未能成功。 C. 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我国建成了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组成的天宫空间站。 D. 美国美光公司经常游说美国政府制裁中国芯片公司,该公司坚持认为这么做可以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 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浴乎沂,风乎舞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齐桓晋文之事》) B. 是以君子远庖厨(《齐桓晋文之事》)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D. 君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 4.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蹑:追随。(《促织》) B.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隐:痛惜。(《齐桓晋文之事》) C. 至丹以荆卿计,始速祸焉 速:加速。(《六国论)》) D.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董:督察。(《谏太宗十思疏》)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文精神就是要把人放在中心的地位、根本的地位,确认人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这是人文精神的最基本的内涵。 无论道家还是儒家,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天和地是宇宙,道是宇宙的本体,而人与道、天、地并列为四大,可见人的地位之崇高。儒家典籍《礼运》中说:“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值得注意的是,儒道两家都强调人与天地自然的紧密联系,从宇宙根本的角度确认人的至高地位。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核心观念是仁。关于仁的涵义,儒家典籍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有一个解释是最基本的,也是孔子和孟子共同的,就是“爱人”。因此可以说,儒家哲学是围绕着对人的关爱建立起来的。在国家的治理上,对人的关爱体现为执政为民,孟子由此提出了“民为贵”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民至上。因为人民,为了人民,国家和君主才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人不但是生命存在,而且是精神性存在,尊重人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价值,也就是求真向善,尊重精神的价值。 古代哲学十分重视人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价值。荀子对此说得最明白:“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之所以在天下万物中最高贵,是因为有“义”即有道德。他没有把人具有的“知”即理性与禽兽具有的“知”即知觉区分开来。宋代哲学家邵雍说:“唯人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他是中国哲学家里最明确表述人是万物之灵这个命题的。 孟子的伦理学相当系统,而且在人类的思想史上,最早且最明确地分析了人性中有道德的基础,即他的四端说。四端之中,最重要的是前两端:恻隐之心即同情心,是仁爱的萌芽;羞恶之心即羞耻心,实即人之为人的尊严感,是正义的萌芽。同情心和尊严感都是道德的基础,他认为并不互相排斥。四端产生四种德行,其中主要的是仁爱和正义:“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他强调,道德的这些萌芽是人和禽兽的区别之所在,它们十分脆弱,要努力把它们发展成真正的德行,如果泯灭了,就是非人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