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T 325-200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 滤袋框架.pdf

HJT 325-200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 滤袋框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J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325 — 2006代替 HCRJ 016 —1998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袋式除尘器滤袋框架Specif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ductBag frame for bag house2006 - 11 ~ 22 发布2007 -02 - 01 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HJ/T 325 - 2006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提高袋式除尘器用滤袋框架的产品质量水平,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袋式除尘器用滤袋框架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袋式除尘委员会)、上海袋式除尘配件有限公司、哈尔滨环保设备研究所。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11月22日批准。本标准自2007年2月1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代替《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条件袋式除尘器滤袋框架》(HCRJ 016一1998)。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50 HJ/T 325 - 200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袋式除尘器滤袋框架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袋式除尘器使用的滤袋框架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袋式除尘器用滤袋框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JB/T5917--1991袋式除尘器用滤袋框架技术条件3技术要求3.1滤袋框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3.2滤袋框架应有足够的刚度,能承受滤袋在过滤和清灰状态中的气体压力,保证在3000Pa负压下运行1 h后塑性变形3mm,焊点无脱焊现象。3.3滤袋框架所有的焊点应焊接牢固,焊接区表面必须平滑且不得有裂纹和凹坑。不允许有脱焊、虚焊和漏焊。3.4滤袋框架与滤袋接触的表面应平滑光洁,不允许有焊疤、凹凸不平和毛刺。3.5滤袋框架表面应经过防腐、耐温处理,处理层应无剥落。3.6滤袋框架的直径、周长长度和垂直度偏差应符合表1至表4的规定。表1圆袋框架直径公差表2扁袋框架周长公差直径/mm偏差极限/mm周长/mm偏差极限/mm0050 ~ 180N5001.80- 4.0000181 ~ 250501 ~ 1 000 2.50- 8.0000251 ~ 3001 000- 3.00- 12.00表3滤袋框架长度公差表4滤袋框架垂直度公差周长/mm偏差极限/mm长度/mm偏差极限/mm010008#2 000- 41 001 ~ 2 00012 02 001 ~ 3 000-62 001 ~ 3 0001603 001 ~ 4 000-83 001 ~ 4 00020 0 4 0004 00024 - 1051 HJ/T 325 — 20064检验方法4.1滤袋框架表面光洁的检验方法按JB/T5917一1991中5.1.2.1的规定执行。4.21使用游标卡尺和钢卷尺测量直径、长度和周长。4.3将滤袋框架口一端放在水平的平板上,用吊线锤测量其垂直度。4.4滤袋框架刚度检验将被检验滤袋框架套人整只针刺毡滤袋后,再套上同样大小的厚塑料袋或橡胶袋,框架口密封后加上3000 Pa负压,历时1h,检查滤袋框架有无脱焊和塑性变形。4.5滤袋框架表面处理情况采用目测检验。5检验规则5.1检验分类滤袋框架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5.2抽样方法从成品中随机抽样5%,且不少于3只。5.3出厂检验出厂检验按JB/T5917一1991第5章的规定进行。5.4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定型;b)新产品投产后,在结构、材料、工艺上有较大改进,可能影响到产品性能;c)正常生产三年;d)停产两年;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检验要求。5.4.1检验项目a)尺寸偏差;b)焊接质量;c)表面处理情况;d)框架刚度。5.4.2判定规则型式检验结果应符合第3章的规定,对不合格项目加倍抽样复检,如仍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产品。5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