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韩山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中国地理》试卷.docx

2015年韩山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中国地理》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 (A 卷)第 PAGE 1 页 共 7 页 1 1 2015 年韩山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考试试卷 地理科学 专业 中国地理 试卷(A 卷) 一、填空(本大题共 6 小题 15 个空,每空 1 分,共 15 分) 青藏高原大面积、大幅度的抬升,是中国新生代以来环境演变中最突出的区域性事件。大高原的迅速隆起,不仅改变了高原本身的 格局, 还影响着东部现代 的形成,加剧西北部的 气流,从而完全改变了中国气候区域分异格局和自然地理过程。 从总体看,中国东部地区的植被和土壤碳贮量高于 ,这决定这些地区由良好的温度和降水条件所产生的植被密度和 。3.我国明显的工业布局分异,从南北来看,“北重南轻”,从东中西部来看,中西部以开发 以及发展原材料工业为主,东部地区主要发展 。 在中国自然区划中,两条最重要的自然界线,一条是 , 素称“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的自然分野”;一条是中国的 等降水量线, 它是现在用以划分全国东南湿润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中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主要有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南地区。华北地区是我国 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是我国 灾害的多发区,西南地区是 灾害多发区。 辽吉黑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北端,具有 、 、 的特点。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二、选择(本大题共10 个小题,答案填于下表中,每 小题 1 分,共 1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卷)第 PAGE 2 页 共 7 页 2 2 答案 答案 1. 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是: A 沼泽 B 茶园 C 红树林 D 珊瑚礁2.下列海流中不属于黑潮暖流系统的是: A 台湾暖流 B 对马暖流 C 黄海暖流 D 南海季风漂流 土地利用急剧变化的地区是: A 四川盆地 B 新疆和青海 C 东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胡线”两侧最大差异表现为地势和地貌的是: A 爱晖-霍林河段 B 霍林河-榆林段 C 榆林-天水段 D 天水-腾冲段 “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森林富饶,荒地资源开发潜力大,是全国主要的商品粮食(玉米、大豆、水稻”、木材的生产基地”。这段话指的是: A 黄淮海地区平原 B 东北区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 D 华南地区 以下草原不属于内蒙古的是: A 锡林郭勒 B 呼伦贝尔 C 阿尔泰 D 科尔沁 下列旅游地不位于西藏的是: A 当雄 B 塔尔寺 C 普兰 D 林芝 下列港口位于台湾岛北部的是: A 高雄港 B 基隆港 C 海口港 D 宁波港 下列世界遗产地中不属于文化自然双遗产的是: A 庐山 B 泰山 C 武夷山 D 黄山 下列国家与中国接壤的是: 得分评卷人A 日本 B 菲律宾 C 马来西亚 D 得分 评卷人 三、读图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 读中国主要断裂构造分布略图,分析以下问题: 中国大地构造格局的显著特点。(10 分) 列表比较中国东部与西部地质构造与宏观地貌特点的差异(10 分) (A (A 卷)第 PAGE 3 页 共 7 页 3 3 答: (1) 比较项目东 部西 部 比较 项目 东 部 西 部 (A (A 卷)第 PAGE 4 页 共 7 页 4 4 地壳 地壳 厚度 地壳 稳定性 构造 与山 文方向 深大 断裂 第三 纪以来升降运 动 地貌 类型 读中国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分析以下问题: 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特点及其原因。(8 分)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1953 年到 2000 年)特点,判断当今中国人口 (A (A 卷)第 PAGE 5 页 共 7 页 5 5 年龄结构特征,并分析中国人口所面临的问题。(12 分) (A (A 卷)第 PAGE 6 页 共 7 页 6 6 得分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分析中国自然资源特点以及分布特点。(15 分) 说明海西经济区的范围,分析海西经济区的区位特 (A (A 卷)第 PAGE 7 页 共 7 页 7 7 征、以及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态势。(10 分) 分析中国城镇化的地域差异特点。(10 分)

文档评论(0)

tianshidechib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